第27章(1 / 2)

“绝不可泄露给第三个人!”

“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熥心中了然,郑重地点头,“爹,您放心。”

“待会儿就是早朝……”

“这一次,那些官员若察觉情况不对,恐怕也不会轻易就范。”

“你爷爷的手段一向强硬。”

“谁不听他的话,惹怒了他,就会掉脑袋!”

“待会儿,你爹我又得夹在中间,充当和事佬了!”

“唉!”

朱彪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奈。

……

晨光初现。

宫门缓缓开启。

六部尚书率领文武百官,陆续走向奉天殿。

官员们三三两两,神情肃穆。

自从昨日下午的议事结束后,

谁都明白,

皇上突然询问朝廷财政的漏洞,绝非随口一提。

接下来,

还不知会有什么变故。

不过,

经过昨日的私下相聚,

不少官员心中已有了底气。

无论怎样,

只要他们团结一致,

便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力量不仅存在于朝堂,

更远在千里之外的富庶之地!

天高皇帝远,

自古以来,多少人想动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

最终都无果而终。

而如今,

面对的已不是过去那些圈地自守的世家,

而是利益盘根错节的士绅集团!

即便是皇帝,又能如何?

想到这里,

他们的步伐更加坚定。

与此同时,

另一侧,

蓝玉等淮西勋贵望向文官的队伍。

蓝玉忽然皱起眉头:

“这帮人今天怎么不对劲?”

“以前见了我,好歹还点头招呼,喊一声‘凉国公好’。”

“现在连理都不理了?”

身旁的常茂也冷着脸,“翅膀硬了呗!”

“算了,懒得和这些人计较。”蓝玉大步向前,“每天上朝真是难受,听他们叽叽歪歪,头都疼,还不如去打仗!”

一行人边说边走,并未察觉周围气氛有异。

然而……

等众人进入大殿,

却再次愣住。

因为,

和昨日下午一样,

皇上、太子朱彪、朱允熥,

以及昨日哭着跑开的朱允炆,

都已端坐于大殿之上,静候群臣!

见此情形,

百官心中皆是一惊。

果然!

待所有人入殿站定,

皇上的声音随即响起——

竟连平日上朝那句“有事启奏”都省了,

直接开门见山:

“各位爱卿,昨日让你们思考的财政应对之策,”

“可有答案了?”

……

朝堂之上,

皇上虽面带笑意,

但谁都听得出来,

那笑意中隐含的冷冽。

百官之中,

黄子澄悄悄环顾四周。

今天,他一进门就察觉到了异常。

这个早朝!

分明是个泥潭!

之前他几次冒失进言,提出令人生厌的主张。

然而。

皇上并未责怪。

为何?

并非皇上仁慈。

而是他的言论并未触怒龙颜。

可从昨日下午起,

一向得宠的二皇孙朱允炆竟被斥责离朝。

他顿时醒悟。

今日这潭浑水,他绝不能涉足。

做人总要懂得审时度势。

黄子澄自觉眼力过人。

突然。

\"启禀陛下!\"

黄子澄心头一震。

循声望去。

只见昨日率先应答的工部侍郎林志恒,

已然昂首出列。

身姿挺拔,正气凛然。

\"臣有本奏!\"

皇上含笑问道:\"林侍郎昨日曾进言,说宋朝钱币不以银两计,而是贯钱......可对?\"

\"此言甚善。\"

\"既然昨日三皇孙已将问题阐明,你可有高见?\"

虽心中早有定论,

但身为帝王,

岂能伊始便向群臣坦露心迹?

御极二十五载,

他深谙与朝臣周旋之道。

林志恒神色肃穆,

并未因皇上和蔼语气而动摇分毫。

\"陛下容禀,昨日是臣疏忽,闹了笑话。\"

\"故而返家后彻夜深思!\"

\"终有所得。\"

\"哦?\"皇上兴致愈浓,\"但说无妨。\"

林志恒迈前一步,\"臣反复思量,仍以为三皇孙昨日所言,犹如稚子嬉语,终究欠妥!\"

\"依三皇孙之见,朝廷财政似乎处处漏洞!\"

\"实则陛下,此乃时势使然,大明唯有如此方能安定天下!\"

皇上目光渐冷。

唇角却仍噙着笑意。

'哦,倒成了不得已而为之。'

\"且详述汝见!\"

虽察觉圣意不悦,

但林志恒环视四周,见同僚皆以目鼓励,

遂横下心来。

此番言论,

不仅要面陈圣听,

更要昭示百官!

\"陛下!\"

\"昨日三殿下首问税粮转运之弊,谓其易生贪腐!\"

\"然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