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激动,声音几乎尖利。
“什么?”
众人闻言纷纷回头,朝朱彪望去。
可他们的反应,远不及那位绝望的老人迅速。
只见朱元璋身形一顿,随即以快得惊人的速度扑到床前,不顾旁人目光,亲自掰开儿子的嘴唇……
几位御医面面相觑。
下一瞬,老人的神情由愤怒绝望转为惊愕,又从惊愕转为狂喜。
片刻之后,他的笑声震荡殿宇:
“哈哈哈!吞下去了!”
“真的吞下去了!”
“标儿……他真的咽下去了!”
从那笑声中,任谁都能听出这位帝王的喜悦。
而几位御医却是一脸难以置信。
吞下去了?
怎么可能?
刚才明明连气息都已断绝!
他们顾不得是否殿前失仪,纷纷凑上前去,仔细看向朱彪唇间——
那颗原本漆黑拇指大小的药丸,竟真的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融化,也绝无可能如此之快!
御医们惊愕不已。
而朱元璋已激动地抓住其中一人的衣领,急声问道:
“快给朕看看!太子现在怎么样?”
“是不是好了?是不是……有好转了?”
被老爷子揪住衣领不停摇晃的御医,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同样燃起了希望。虽然内心充满矛盾,但如果能救活太子,他们也能松一口气。
“微臣这就诊治。”御医们不敢耽搁,手上动作不停,有人搭脉,有人翻开眼皮查看。朱彪如同一个人形标本,被这群老太医来回检查。
下方,老爷子急得团团转,右手死死攥着方才的书信,等待着最终结果。
终于,一声惊疑打破了寂静。
“怎么样?”朱元璋立即追问。
先前让老爷子节哀的刘太医连出轻咦,脸上写满难以置信。他反复诊脉数次,与其他御医交换眼神,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没道理啊……”
直到老爷子站到他面前,刘太医才回过神,连忙回禀:“陛下,太子的脉象……”
“快说!”朱元璋急不可耐。
刘太医继续道:“若说先前太子的脉象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那么现在,这脉象却像荒原星火,在即将熄灭之时重新燃起,渐成燎原之势!”
“说清楚些!”老爷子其实已经明白话中含义,眼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但他生怕理解有误,非要听得明明白白。
刘太医神色愈发震撼:“回陛下,太子先前脉象断断续续,危在旦夕。如今脉象虽不及常人沉稳有力,却已显现生机,正在好转!”
“好转?”老爷子抬起头,难以形容的喜悦从心底涌出。这位定鼎大明的洪武帝激动得双手颤抖,连话都说不完整,只能反复说着:“好!好!”
他俯身端详儿子苍白的面容,明显感觉到朱彪的呼吸渐渐变得规律平稳。
“这么说……那颗药真的起效了!”朱元璋低声自语,目光越来越亮。
“陛下,这药丸从何而来?”刘太医神色郑重,眼中犹带着震撼,“虽然仅此一颗尚不足以让太子苏醒,但如此神奇的药效,微臣生平未见!”
其他御医也纷纷附和:“何止如此,史书上亦无记载。”
“微臣方才诊脉发现,这药丸竟如药王临世,将太子体内积存的药力尽数调动了起来……”
“正因如此,太子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得这样迅速。”
“不过,若要太子继续好转,直至苏醒,与常人一般无二,仍需此药!”
听御医说起此事,
朱元璋这才猛地想起什么。
“我儿命中,果真有贵人相助!”
老爷子惊喜低语,随即迅速展开手心。
一众御医纷纷上前探看,
老爷子并未阻拦。
他重新摊开那封未读完的信,信纸虽已皱巴巴,字迹却还清晰。
只不过,
不同于老爷子,
御医们是初次见到这封信。
当看到第一句【朱老头,你猜猜我是谁】时,
所有人的面皮都不由得抽动。
“这位前辈,性情真是独特。”刘太医尴尬地开口,自然而然地尊称写信之人为前辈。
其他御医也纷纷附和。
【想不想救人?】
这是第二列字。
“看来这位前辈,对自己的药极有信心啊!”一位御医感叹道。
下一列字随即映入眼帘——
【服下回神丹,可缓解病情、等同再造生机!但缓解容易、根治极难!】
“回神丹?原来这药丸名叫回神丹?”
“果然名副其实,仅一颗药丸便可吊住性命、再造生机,简直如神仙手段!”
“可信上也说了,只能缓解,无法根治。”
御医们你一言我一语。
而老爷子则沉默着,继续往下读。
【三颗回神丹,药到病除!】
看到这一句,老爷子猛地攥紧手掌,难掩激动。
“只需三颗?”
“可要去何处寻?”
老爷子满怀期待,继续往后读。
接下来,很快就到了信的末尾。
然而,当老爷子真正看向后面时,却深深皱起眉头,满是不解。
【若想根治,请解字谜。】
【字谜一:王爷带个白帽子!】
【字谜二:良辰美景画中看!】
……
“说起来,用字谜应该不算违反规则吧?”
与此同时,
远在“桃源空间”的朱雄英,托着下巴沉思。
等待片刻,
发现系统并未提示“违反规则”,
朱雄英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这字谜,
也是他反复琢磨过的“钻空子”行为。
毕竟,系统唯一的禁令,就是不允许透露身份、位置等具体信息。
那么其他方式自然可行。
若想让老爷子他们尽快联想到自己、找到自己,
就必须委婉一些。
比如,用字谜。
他们若能猜中,那可不是自己主动泄密……
“快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