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2)

徐盛眼珠微转,点头道:\"也罢,先让他进城!\"

城门缓缓开启,吊桥随之放下。

鲁肃如释重负,催马入城。

不多时,白帝城县衙内。

\"鲁肃,你这叛贼,来我白帝城有何企图?\"

高坐堂上的徐盛厉声质问。

鲁肃长叹一声,面露苦涩:\"徐将军,孙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我若非为了替他**,怎会含恨归顺曹魏?你我相识多年,莫非还不信我?\"

徐盛冷峻的神色稍缓。

\"我身在曹营,却日夜想着为孙将军**雪恨。此番曹树攻蜀,命我劝降将军,我假意应允,方能脱身来见将军。\"

鲁肃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徐盛敌意渐消。

\"鲁子敬,曹树当真要大举伐蜀?\"徐盛急问。

\"交州已灭,天下唯剩蜀王能与曹魏抗衡。曹操父子假称公孙度来袭、孟获叛乱,实为掩人耳目,其真正意图正是夺取蜀地,一统江山!\"

鲁肃将曹树计谋尽数道破。

徐盛与吴兰听罢,震惊不已。

\"难怪连益州外的诸侯都折在他手中,曹树竟如此狡诈!\"吴兰骇然道。

\"正是!若非他想借我劝降你们,也不会透露计划,我亦未料他布局如此周密。\"鲁肃慨叹附和。

徐盛怒目圆睁,愤然道:\"曹树这厮吞并荆南,攻占交州犹嫌不足,竟还痴心妄想图谋蜀地!\"

此刻,他们对鲁肃已深信不疑。

吴兰郑重承诺:\"子敬身在敌营却心系旧主,实在令人钦佩。待大王率军抵达白帝城,我定向大王禀明,厚加封赏。\"

鲁肃肃然道:\"将军言重了。我这么做全为报答孙伯符知遇之恩,更是要守护益州这方净土,岂是为了赏赐?\"

吴兰闻言肃然起敬,抱拳赞叹:\"子敬真乃高义之士!\"徐盛也面露愧色:\"先前多有误会,还望子敬见谅。\"

鲁肃摆手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听闻蜀王正征讨南蛮,恐怕难以及时回援。仅凭六千兵马,二位可有把握坚守?\"

二人相视苦笑,皆面露忧色。鲁肃继续道:\"曹树为攻白帝已做足准备,五日内襄阳炮必至。\"

听到\"襄阳炮\"三字,徐盛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可是亲眼见识过这种武器的恐怖威力。

吴兰叹息道:\"看来等不到大王援军了。\"

徐盛忽然提议:\"不如向江州世子求援?他麾下有精兵一万......\"

\"可世子未得王命,未必敢擅自出兵。\"吴兰摇头打断。

二人相对无言,愁容满面。

鲁肃嘴角微扬,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低声道:“二位若愿信我,我有一策,可助你们守住此城!”

徐盛和吴兰闻言,眼中瞬间亮起希望的光芒。

……

白帝城东北。

高处,曹树勒马而立,目光如炬,俯瞰营地。

大营之中,那一万魏军虽打着赵云的旗号,实则是他的先锋。而他自己早已率领三千精锐虎卫,悄然尾随其后,穿越三峡。

他要亲眼见证赵云为魏国立下这份大功。

夜幕深沉,马蹄声由远及近。魏延疾驰而至,声音中带着兴奋:“殿下,蜀军果然趁着夜色出城,意图偷袭赵将军的大营!”

身后众将士闻言,个个精神振奋。庞统微微颔首,由衷叹服:“殿下料事如神,鲁肃果真心怀怨恨,投降不过是诈。”

曹树露出一抹讥讽的冷笑。

他早就料到,鲁肃因家产被抄没而怀恨在心,必定会借此机会报复。所以,他才故意派鲁肃去招降徐盛等人,实则借他之手将赵云营中的虚实透露给蜀军。

更妙的是,他断定鲁肃会权衡利弊,建议徐盛等人趁魏军主力未至,夜袭赵云先锋营。只要击溃赵云,蜀军便能重新占据三峡入口,阻挠魏军东进。

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鲁肃这颗棋子,已经将徐盛、吴兰引入局中,接下来,就看子龙如何收网了。”

曹树猛然抬起霸王戟,直指山下,冷笑道。

……

片刻之后,峡谷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彻夜空。

借着熊熊火光,曹树清晰地看到——吴兰率领三千蜀军,正咆哮着冲向魏军大营!

守军士卒猝不及防,蜀兵突袭而至,瞬间乱作一团。

\"鲁肃妙计奏效,赵云全无戒备,我吴兰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吴兰心头狂跳,似已看见战功近在眼前。

\"蜀中儿郎听令,屠尽魏贼!\"

吴兰厉声嘶吼,挥刀纵马,直扑魏营。

\"杀魏贼!\"

\"杀魏贼!\"

蜀军嘶吼震天,双目赤红,如潮水般涌向敌营。

三十步!

这般距离,魏军若设伏,箭雨早该倾泻而下。

此刻却不见半支羽箭。

吴兰猛夹马腹,率军疾冲。

蜀兵似虎入羊群,直捣魏营。

\"嚓!\"

战刀劈落,未及闭合的营门应声而裂。

吴兰一马当先,率先闯入敌营。

麾下蜀军蜂拥而入,正欲大开杀戒。

猛然间——

吴兰急勒缰绳,面上狠戾骤然凝固。

营中空荡,竟无半个人影。

\"魏军何在?\"

惊疑在吴兰脑中炸响。

挤在营门的蜀兵尽皆呆立。

\"中计了!\"

吴兰虽非良将,终究有些见识,霎时醒悟。

他急调马头嘶喊:\"速退!撤回白帝城!\"

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