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多年来,避曹氏屠戮之士,与心怀汉室的豪杰,皆暗中投奔荆南。此地已成除益州外,唯一抗曹重镇。”

“天子若至荆南,我等便可高举义旗,先取荆州,再联蜀中刘璋,两路北伐,何愁汉室不兴!”

吕玲绮言辞激昂,描绘出一幅宏图。

曹植暗自心惊:此女竟有如此韬略?他邃然质问:“吕姑娘,恕我直言,此等谋略绝非你一人所想。事已至此,还请明言——幕后献策者何人?”

吕玲绮轻笑:“既至此,告诉你也无妨。谋划之人,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曹植讶然,“那位荆襄隐士,卧龙、凤雏之师?”

“正是。”她颔首确认。

曹植颔首认同,却又疑惑不解:\"既然此人智谋超群,当初曹树夺取荆州时为何隐而不发,如今反倒要与曹树针锋相对?\"

吕玲绮解释道:\"昔日水镜公以为曹树乃当世俊杰,魏王更有雄霸之姿。曹树为魏王取得荆襄之地,本无可厚非。然先生未料曹树暴虐成性,竟对世家大族痛下**。更可叹魏王非但不加约束,反而屡屡纵容,竟立此人为储君。水镜公追悔莫及,方决意出山,誓除曹树以正天道。\"

曹植闻言顿悟,眼中闪过喜色,暗忖:\"水镜公乃当世第一隐士,其智谋定在曹树之上,此番出山必能制衡恶徒!\"

欣喜过后,曹植面色骤冷:\"尔等奉汉室为正统,这般阵仗岂止针对曹树?分明是要倾覆我曹氏基业。于我又有何益?\"

\"活命。\"吕玲绮言简意赅,\"若曹氏坐稳江山,待曹树登基之日,便是你丧命之时。反之若曹树伏诛,纵使曹氏江山不保,你作为有功之臣,亦可保全性命。这般好处可还称心?\"

曹植陷入沉默,眸光闪烁不定,心绪翻涌如潮。

\"若性命不保,纵使天下姓曹又如何!父王,既是你执迷不悟要置我于死地,就休怪孩儿不孝了!\"曹植猛然攥紧双拳,眼中迟疑尽褪,唯余决绝寒光。

\"好,我应允你!\"

......

邺城王宫内,曹操正与曹树对弈。

黑白双子缠斗方酣,杀得难解难分。最终白棋大龙难逃黑子合围。

\"不曾想曹树棋艺竟精湛如斯,为父认输。\"

曹操无奈认负,掷子苦笑。

曹树淡然道:“父亲若想再弈,儿臣愿陪。”

“不必了,差距悬殊,再战亦败。”曹操摆手笑道。

恰在此时,许褚急步入内:“大王!夏侯将军急报,曹植公子持您诏令护送汉帝北上邺城举行禅让大典,离开许都后竟失去踪迹!”

曹操踉跄后退,最后一丝幻想彻底破灭。

“逆子!果然勾结叛党要害为父!”他怒拍桌案,眼中怒火与痛心交织。

“父王。”曹树起身肃立。

曹操沉声喝令:“曹树听令!”

“儿臣在!”

“即刻南下擒回刘协,将曹植这个叛贼就地正法!”

“遵命!”

铁骑如雷,自邺城向南疾驰。

曹树率轻骑三日内抵达许都。

夏侯惇单膝跪地:“末将失职,请世子代为请罪。”

曹树扶起他:“叔父依令行事,何罪之有?”

“可查到线索?”

“四处皆有天子车驾痕迹,难辨真伪。”夏侯惇抱拳禀报。

“东南西北皆有车马痕迹,想来是假扮的天子,意图迷惑我们。”

曹树略一颔首,问道:“叔父当时如何处置?”

夏侯惇叹息道:“老臣难以分辨真假,只得每路都派兵追击,盼着能截获圣驾。”

“叔父被算计了!”

曹树嘴角泛起冷笑:“这些踪迹全是幌子,他们真正的去向,必然被刻意掩盖了。”

夏侯惇猛然醒悟,拍额道:“是了!若真要潜逃,怎会大张旗鼓乘着銮驾赶路?”

沉吟片刻,他又疑惑道:“可若所有踪迹都是假的,曹植与汉帝究竟逃往何方?”

“如今天下疆土,十之**皆归曹氏。叔父以为,他们还能藏身何处?”

曹树意味深长地反问。

夏侯惇沉思半晌,突然眸中精光闪动。

“眼下唯有益州与辽东尚未彻底平定——莫非他们不是北上辽东,就是西遁益州?”

说着振奋起来:“曹树,我们是否该兵分两路追击?”

“不,这两处他们都去不得。”

曹树却断然摇头。

“为何?”

夏侯惇愕然。

“辽东远隔千山万水,无论走陆路还是海路,至少要耗费两月有余。”

“逃亡日久,必露破绽。所以他们绝不会选辽东。”

曹树又遥指西方。

“至于益州,须先破潼关,再越秦岭,过汉中方能入蜀。”

“此路关隘重重,山道险峻,更容易被我们截获。”

“因此益州亦非上策。”

夏侯惇听罢,不由击掌赞叹:“世子高见!”

夏侯惇微微颔首,随即皱眉道:\"可他们还能逃往何处?莫非真要埋名隐姓不成?\"

\"荆南四郡!\"

曹树斩钉截铁。

夏侯惇面露讶色:\"世子为何断定他们会逃往荆南?\"

\"当年攻灭刘表后,为北上讨伐袁绍,我军止步长江,仅以文书招降荆南四郡。\"

\"这些年来,韩玄、金旋之辈虽名义归顺,实则仍割据一方。\"

\"据锦衣卫密报,众多世家余孽近年都逃往荆南避难,韩玄等人不仅未加缉拿,反而暗中庇护。\"

\"如今的荆南已成叛党巢穴,若汉帝亲临,势必应者云集。\"

\"既然不敢去益州、辽东,荆南便是他们唯一去处!\"

听完这番剖析,夏侯惇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曹植与汉帝确实只能逃往荆南了!\"

他忽又疑惑道:\"世子既知荆南已成祸患,为何不尽早发兵剿灭?\"

\"若不留下这个口袋,如何能将叛党一网打尽?\"

曹树意味深长地反问,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夏侯惇猛然会意:\"原来世子是故意纵容,让天下叛逆都聚集荆南,好彻底铲除?\"

曹树笑而不答。

\"此子竟有如此深谋远虑......\"

夏侯惇心中暗自惊叹。

随后他振奋道:\"既然确定在荆南四郡,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南下追击!\"

\"即刻出发!\"

当夜,曹树与夏侯惇合兵一处,率领轻骑日夜兼程向南疾驰。

......

荆州,江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