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直至后撤百里,曹树方下令扎营休整。

中军帐内,曹树从容品着醇酿,目光在地图上游移。

身旁曹操凝望着爱子,眼底浮动着深深疑虑:\"曹树这般示弱后撤,究竟在谋划何等妙计?\"

曹操暗自思忖。

此时。

太史慈、张辽、黄忠等曹营将领纷纷前来觐见,群情激昂,请求出战。

“世子,我军西征以来所向披靡,杀得西凉人闻风丧胆!”

“可如今竟被羌人逼退,岂不有损大王与世子的威名?”

“请世子下令!末将誓与羌贼血战到底!”

众将愤然**。

曹操神色淡然,未置一词,只静观曹树如何应对。

“诸位求战心切,可有何良策破那铁车兵?”

曹树淡然反问。

众将一时语塞。

他们深知铁车兵战力凶悍,虽满腔愤懑,却无破敌良方。

“尔等皆为大魏栋梁,岂能如此浮躁?”

曹树沉声训诫。

众将渐平心绪,面有惭色。

“砰!”

曹树猛然拍案,杀气骤起。

“羌贼猖狂,莫非真当我惧他?明日我便亲率尔等与羌狗决一死战!”

众人愕然。

方才世子还在询问破敌之策,压制众人战意,怎的转眼间竟要主动决战?

诸将面面相觑,皆露疑惑。

“太史慈听令!”

曹树厉声喝道。

太史慈猛然回神,急忙拱手:“末将在!”

“予你一万兵马,明日只许败,不许胜!”

曹树挥手下令。

太史慈怔住。

只许败不许胜?这是何意?

难道要他故意战败?

“世子既要决战,自当竭力求胜,为何反令末将诈败?”

曹树冷然一笑,反问道:“若不示弱,如何诱敌深入?”

营帐内众将士闻言,纷纷神色振奋。

曹操难掩好奇,追问道:“曹树究竟有何良策?”

曹树拱手答道:“父王稍安勿躁,明日便见分晓。”

太史慈欲言又止,曹树抬手制止:“执行军令即可,不必多言。”

太史慈当即抱拳应诺。

翌日黄昏时分,太史慈率部列阵迎敌。此时羌王彻里吉正率大军追击而至。

斥候急报:“前方发现曹军主力!”

彻里吉狞笑道:“曹树已无路可退!传令铁车兵全线进攻!”

霎时间,数万铁甲战车如钢铁洪流般向前推进。

部将提醒道:“大王当心,曹军忽然转守为攻,恐有埋伏!”

马岱低声提醒道。

彻里吉不屑回应:\"曹树再狡猾,在我铁车大军面前又能怎样!\"

马岱暗自思量:\"这铁车攻守兼备,堪称天下无敌之师,曹树就算有通天的本事,这次恐怕也......\"

想到这里,他眼中凶光渐现。

曹军阵地前。

太史慈手握长戟,神色凝重。

身后士兵们个个绷紧神经。

他们深知铁车军的可怕——比重骑兵还强悍,连战象军都未必是其对手。

如今却要用血肉之躯阻挡这支钢铁洪流。

纵使是最勇猛的战士,心中也难免忐忑。

\"世子殿下从未败过,这次也一定能赢!\"

这个信念支撑着曹军将士紧握武器,寸步不退。

轰隆声中,铁车大军越来越近。

地面为之震颤。

距离一百五十步时,太史慈挥戟下令:\"放箭!\"

三千支利箭破空而出,却在铁甲上纷纷弹落。

\"连神臂弓都射**么...\"

太史慈眉头紧锁。

铁车继续推进,转眼只剩百步距离。

越吉高声喝令:\"放箭还击!\"

漫天箭雨呼啸而来。

\"举盾!\"

太史慈将长戟舞得密不透风,大声喊道。

曹军众卒立即举起盾牌迎敌。

鲜血四溅,哀嚎声此起彼伏。

短短数息间,已有曹兵倒地不起。

羌军箭矢凌厉,曹军盾阵难以周全抵挡。

箭雨倾泻之下,铁甲战车仍在步步逼近。

太史慈心知难以支撑。

若死战不退,恐有覆灭之危。

他猛然想起曹树军令,厉声喝道:“全军向南撤退!”

曹军士卒如获生路,疾速调转方向溃逃。

越吉嗤笑一声:“什么常胜之师,不过如此!”

随即挥鞭怒喝:“铁车营,全力追击!”

战车轰鸣,卷起漫天烟尘碾向逃敌。

羌军本阵。

彻里吉扬鞭指向溃军:“马子岳,这就是击溃你们西凉军的曹树?简直不堪一击!”

马岱眼中精光闪动,抱拳道:“大王铁车锐不可当,末将心悦诚服!”

彻里吉得意长笑:“传令中军压上,今日定要生擒曹操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