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你此话当真?\"
\"若放任曹树进入汉中平原,我军将失去所有地利。届时敌军围城,你以为能守得住?\"
汉中战策
阎圃神色凝重,沉声驳斥:“长安何等坚固,尚且不敌曹树,往事历历在目,岂可轻忽?”
杨松嗤笑一声,目露轻蔑:“曹树虽善用兵,然斜谷道险峻,粮草转运损耗极大,十不存一。若尽收粮秣入南郑,断其就地补给,不出一月,彼必因粮尽而退。”
“南郑城高池深,坚守月余,有何难处?”杨松振袖而谈,胸有成竹。
阎圃一时无言。
杨松趁势进言:“待曹军粮绝退兵,主公挥师追击,必可重创其军,届时威名远播,天下震动!”
此言一出,张鲁眼底精芒骤闪。
“曹树有霸王之勇,未尝败绩。若能胜之……”他暗自盘算,嘴角浮现冷笑,当即击案决断:“依杨松之策!收粮固守,放曹树入谷!”
杨松得志,斜睨阎圃。后者默然叹息。
——
斜谷道中,四万曹军蜿蜒前行。
山势渐缓,两侧峰峦低伏。曹树执鞭遥指:“出口在即。”
赵云蹙眉禀道:“此道艰险,我军动向难掩。若张鲁调阳平关守军堵截谷口,恐陷被动。”
曹树嘴角微扬:“不必忧心,张鲁绝无此胆识。”
赵云神色微动,迟疑道:\"张鲁虽非雄主,然其帐下谋士阎圃素有智谋,岂会不献计封锁斜谷要道?\"
曹树嘴角含笑,目光转向庞统。
庞统抚掌笑道:\"子龙将军多虑了,世子早已在张鲁身旁安插暗棋,定能令其不纳阎圃之言。\"
赵云面露困惑,尚未参透其中关窍。
忽见太史慈策马而来,朗声禀报:\"启禀世子,斥候来报斜谷口竟无守军,张鲁已将全部兵马撤回南郑,意图据城死守!\"
\"果然如我所料。\"曹树眸中闪过寒芒。
赵云难掩惊诧:\"世子究竟布下何等妙棋,竟使张鲁作出这般昏聩决断?\"
曹树笑而不答,以目示意庞统。
庞统会意,娓娓道来:\"世子麾下锦衣卫早已探明,张鲁倚重两位谋士——阎圃与杨松。\"
\"那杨松虽才略不及阎圃,却野心勃勃,暗中与阎圃争权。更兼此人贪得无厌,私敛万金……\"
\"一月前,世子便遣人携重金入汉中,暗中收买杨松为内应。此番撤兵南郑的昏招,想必正是此人献计。\"
赵云闻言恍然,赞叹道:\"我军方克陈仓之际,世子竟已着手谋划汉中,对敌情洞若观火,此等韬略实在......\"
话音未落,曹树已扬戟喝道:\"传令三军,全速进军汉中平原,直取南郑!\"
军令既出,四万精锐昼夜兼程。
三日后,曹军顺利穿越斜谷,踏入沃野千里的汉中平原。此刻张鲁果如所料,尽弃关隘要塞,将全部兵力龟缩于南郑城中。
【
南郑城中屯尽各州粮饷,未留半粒米粟予曹树,断了其就地取食的念头。
曹树挥师四万,将南郑围如铁桶。
陈仓的曹操以木牛流马之术,经斜谷道昼夜不停地向南郑输送粮草军需。
围城半月有余,曹营军需充沛,丝毫没有退兵的征兆。
这日,为震慑守军,曹树命人驱赶装满粮秣的木牛流马列队穿过北门。
城楼上,张鲁面色阴沉地盯着城下曹营方向。
他转头质问杨松道:“先前你说曹军粮饷不继,不出月余必退,如今已过半月,为何不见其有半分退意?”
杨松拭着额头的汗珠,惶惑道:“眼下雨季将至,秦岭道路难行,按说曹军粮道早该断绝才是……”
张鲁正自疑惑,忽听身旁阎圃惊呼:“主公快看!”
顺着所指方向望去,张鲁霎时僵在原地——
只见一队形似牛马的木制机关,正驮着粮车在城下缓缓行进,径直驶入曹营。
“这……这些木头牲口竟能自行运粮?!”张鲁倒吸一口凉气。
阎圃猛然醒悟,声音发颤:“是失传数百年的墨家秘术——木牛流马!”
“此等奇物,”张鲁瞳孔剧震,“曹树从何得来?!”
阎圃拍腿长叹:“传闻此物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曹军必是凭此物畅通粮道!”
张鲁浑身一震,终于恍然大悟。
汉中城外战局突变,曹军粮草供给之谜终于揭晓。
张鲁猛地拍案而起,厉声喝问堂下谋士:\"杨松!这就是你献的妙计?如今曹树大军在平原上来去自如,粮草供应源源不断,你有何解释?\"
杨松擦了擦额头冷汗,声音发颤:\"属下实在未曾料到曹树竟能复原木牛流马这等奇物,还请主公暂息雷霆之怒...\"
厅内气氛凝滞,张鲁转向另一侧:\"阎参军可有良策?\"
阎圃沉思良久,献上夜袭之策:\"可令张卫将军率阳平关守**速回援,待其抵达时以火把为号,内外夹击曹营。\"
\"立即安排信使出城!\"张鲁当机立断。杨松连忙附和,却被张鲁冷眼相待。待众人退下后,杨松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曹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正为白日展示的木牛流马振奋不已。曹树把玩着酒樽突然道:\"不必等攻城,张鲁自会送上门来。\"话音未落,亲兵来报杨松密使求见。
汇报世子,张鲁已调张卫从阳平关回兵,计划以火把为信号内外夹击夜袭大营。
黑衣信使刚退出营帐,众将便激动起来。
“世子神机妙算,张鲁果然按捺不住了!”太史慈钦佩道。
庞统含笑道:“设好埋伏,静候张鲁自投罗网便是。”
曹树大笑:“传令各营备战,五日内要让曹家军旗飘扬在南郑城头!”
三日后,南郑西城门内集结了上万汉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