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的名单,如同一道圣旨,为这沉闷酷暑中的紫禁城,定下了一场盛大的别离与远行。
得了随驾恩典的各宫,立刻忙碌了起来。收拾行囊的宫人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即将远行的兴奋。而那些被留下的宫殿,则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
永和宫,自然也在这片忙碌的喜悦之中。
林知夏一回来,便立刻开始着手安排去行宫的事宜。她很清楚,自己这一走,至少就是一两个月。这偌大的永和宫若是没人看管,等她回来时,怕是早就成了别人的筛子。
她将含翠、鸣琴和掌事姑姑顾月华一同叫到了内殿。
“去行宫的日子定得急,咱们要早作准备,”她开门见山,“此番随驾,我只带含翠和顾姑姑去。鸣琴,你留下。”
“主子?”鸣琴一愣,脸上满是失落。
“让你留下,是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林知夏看着她,神色严肃,“我走之后,这永和宫,明面上由王进总管,但内殿的大小事务,都由你说了算。含翠性子急,容易被人算计,你沉稳,我放心。”
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们要做的,就三件事。
第一,关好宫门,约束下人,除了每日必要的采买和请安,不许任何人随意出入,更不许与外宫有任何牵扯。第二,看好东西,我从家里带来的,和皇上赏赐的,都给我一笔一笔记好了,少了任何一样,拿你是问。第三,”她的目光变得锐利,“用你的眼睛,看清楚这宫里,哪些人是真心当差,哪些人,是别人的耳朵。”
鸣琴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主子的深意,郑重地跪了下去:“主子放心,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会为您守好永和宫!”
林知夏满意地点了点头,亲自将她扶了起来。
她将宫中事务一一交托给沉稳的鸣琴,又叮嘱了掌事太监王进几句,自己则像个即将出门春游的小学生,兴奋地指挥着含翠和顾姑姑收拾行李。
“这本游记带上,路上解闷。那套新得的和田玉棋子也带上,万一陛下又要找我下棋呢。哦对了,还有我爹托人送进来的那几本江南的话本子,可千万不能忘了!”
含翠和顾月华看着自家主子这副没心没肺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主子,您就一点儿也不担心吗?”含翠忍不住道,“听说这次去行宫,珍妃娘娘和丽容华都要去,还有陈才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您如今刚晋了嫔位,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她们怕是都要盯着您呢。”
林知夏一边往箱子里塞着零食,一边头也不抬地道:“担心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了,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她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有丽容华和珍妃那两位‘顶流’在前面互相‘battle’,谁还有空看我这个小透明?这哪里是去宫斗,这分明是VIp观光团,前排看戏的绝佳机会啊!还是公费的!
三日后,天还未亮,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便已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这一次的出行,因着有三位皇子公主随行,队伍里少了许多宫廷的肃杀之气,反而多了几分寻常人家的温馨与热闹。
嫡长公主贺昭宁与大皇子、二皇子共乘一辆极为宽敞舒适的马车,车里不仅备满了零食点心,还有各种新奇的玩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时地从车窗里传出,为这趟旅途增添了许多鲜活的色彩。
妃嫔们各自有马车安坐。许是换了环境,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连日来的争锋相对都暂时偃旗息鼓。众人只是隔着车窗,欣赏着京城外难得一见的田园风光,享受着这份暂时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