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备用矿道内,死里逃生的庆幸如同脆弱的肥皂泡,只存在了短短一瞬,便被冰冷、沉重的现实压力碾碎。塌方引发的震动余波仍在岩层深处隐隐传来,如同巨兽濒死的喘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粉尘,手电光柱下,它们无序地翻滚,呛得人喉咙刺痛,连呼吸都带着铁锈与硝烟的混合味道。通讯频道里,除了粗重的喘息、压抑的咳嗽,便只剩下令人心烦意乱的电流嘶鸣,仿佛深渊本身在低语。
“清点人数,检查装备,报告伤情!”顾锦城靠在一处相对稳固的岩壁旁,强忍着肋下那如同被烧红烙铁反复灼烫的剧痛——那是旧伤在剧烈冲击和躲避过程中的残酷报复。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稳定,像黑暗中唯一坚实的锚点。他是队长,是这支小队的主心骨,他不能,也绝不允许自己在此刻倒下。
“报告队长,全员七人,都在!”
“装备基本完好,弹药充足!”
“轻伤,擦破点皮,不影响行动!”
队员们的声音迅速而坚定,劫后余生的凝聚力让他们更加紧密,仿佛拧成一股的钢缆。但顾锦城敏锐的听觉捕捉到了秦朗回应时那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和虚弱。刚才爆炸时,秦朗为了推开一名新兵,自己的肩膀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岩壁上,恐怕不只是轻伤那么简单。
“队长,你的伤……”秦朗借着战术手电调整角度的瞬间,清晰地看到了顾锦城额角不断渗出的冷汗,以及那因失血和剧痛而失去血色的嘴唇,他压低声音,语气充满了担忧。
“我说了,没事。”顾锦城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他抬手,用沾染了灰尘和少许血渍的手背抹去额角的冷汗,这个简单的动作却牵动了伤处,让他几不可闻地抽了口气。指尖下意识地再次触碰了一下胸前口袋,那里硬物的轮廓隔着作战服传来一丝冰凉的触感——是宋墨涵强行塞给他的那支特效止血镇痛剂。这冰凉的触感像是一剂无形的强心针,短暂地压下了翻涌的痛楚和随之而来的虚弱感。“抓紧时间休整五分钟!检查巷道结构稳定性,注意倾听异常声响。秦朗,重新规划路线,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另一个出口,或者……找到能让我们完成任务的替代方案。”
他心知肚明,主矿道的彻底塌陷,不仅断绝了他们最直接的退路,更可能彻底搅乱了“秃鹫”残部的部署。任务目标——“秃鹫”携带的某种高价值实验数据载体——的下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们如同被困在黑暗迷宫中的猎物,同时也可能随时变成猎人,或者……被猎杀的对象。
---
地面上,作战指挥中心。
气氛并未因A-7小队侥幸脱离核心塌陷区而有丝毫缓解。主屏幕上,那片代表塌陷区域的刺目灰色,如同一个巨大而丑陋的伤疤,烙印在错综复杂的矿道结构图上,无声地诉说着刚才与全军覆有多么接近。
指挥官陈涛的道歉和感谢,宋墨涵只是微微颔首接受,她的全部心神都系在那七个在塌陷区边缘微弱但顽强闪烁的绿色光点上。作为医疗官,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顾锦城旧伤的情况,也更明白在那种环境下,剧烈的活动、持续的压力和可能的感染意味着什么。危机,远未解除。
“指挥官,”宋墨涵的声音恢复了些许冷静,但内里蕴含的急切如同暗流涌动,“顾队长他们虽然避开了核心冲击,但备用通道年代久远,结构可能比主矿道更不稳定,随时有二次坍塌的风险。而且,刚才的爆炸和塌方动静巨大,必然惊动了敌人。‘秃鹫’是经验丰富的亡命之徒,他们很可能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备用通道的潜在出口或关键节点设伏。最重要的是,顾队长的伤势……他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持续的渗血和剧烈活动会加速他的体力消耗,极大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
她猛地转向技术台,语速加快:“通讯干扰有没有出现任何波动?哪怕只有一瞬间的连接也好!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
技术军官脸上写满了无奈,摇了摇头:“宋医生,干扰源非常稳定,信号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我们尝试了所有备用频段和信号增强协议,都无法建立稳定连接。他们现在……是完全的无线电静默状态。”
一直沉默的林枫此时再次开口,语气已经恢复了那种近乎冷酷的“理性”:“指挥官,A-7小队凭借自身能力暂时脱险,这证明了他们优秀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重新评估此次大规模塌方对矿区整体结构、敌方部署以及我们后续行动计划的影响,并据此调整战略部署。至于医疗救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七个孤立的绿点,“在地面通讯恢复、明确小队具体位置、确认其确切状态之前,任何救援行动都是盲目的,不仅成功率极低,更可能将更多的救援人员置于危险境地,造成不必要的、更大的损失。”
他的话语听起来逻辑严密,权衡利弊,但宋墨涵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对那七条人命的某种程度的“轻慢”,或者说,是一种将“任务完成度”和“整体利益”置于个体生命之上的绝对功利主义。这种态度,与他之前极力主张执行高风险原计划时的执着隐隐呼应,让她心中那股难以言喻的寒意再次升腾,甚至盖过了焦虑。
“无能为力?盲目?”宋墨涵猛地转向林枫,眼神锐利如她手中最精细的手术刀,“林枫参谋,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只能在这里‘等待’和‘评估’,眼睁睁看着我们的战士在暗无天日的地底流血、苦战,直到……直到他们的生命信号从屏幕上彻底消失吗?这就是你所谓的‘理性’决策?”
“宋医生,请你注意你的措辞和情绪。”林枫面色不变,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我理解你作为医疗官对伤员的本能关切,但请记住,战争不是儿戏,不能为个人感情所左右。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更多人的安危,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最终成败,甚至更宏观层面的战略平衡。”
“个人感情?我是在陈述一个基于医学知识和战场救护原则的事实!一个关乎我们战友生命的事实!”宋墨涵胸口剧烈起伏,但她深知,在指挥中心与林枫进行无谓的争论只会浪费时间。她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再次看向拥有最终决定权的陈涛,语气带着医学工作者特有的严谨,也带着一名战友不容置疑的恳切与决绝:“指挥官,我请求启用‘前沿待命’紧急医疗支援预案!我可以带领一个精干的两人医疗小组,前出至已知的、相对安全的3号矿区入口建立前沿救护点!我们携带紧急医疗装备在那里待命!一旦通讯恢复,或者有任何线索(哪怕是声音、震动异常)表明小队可能靠近该区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最关键的生命支持!至少……让我们离他们近一点!让希望,离他们近一点!”
陈涛的目光在宋墨涵写满坚定与恳求的脸上停留片刻,又落回屏幕上那七个孤立无援,却仍在缓慢移动的绿色光点上。那不仅仅是七个信号,那是七名他亲手带出来的兵,是七个活生生的人。理性告诉他林枫的分析有其道理,但身为指挥官的直觉和责任感,让他无法接受仅仅“等待”这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