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无声的守望与心跳
岩洞外的雨幕已从倾盆之势转为缠绵的细丝,不再是砸落在地面的狂暴鼓点,而是如同笼罩天地的沙沙低语,为黎明前的黑暗蒙上一层潮湿的纱帘。天际那丝倔强的鱼肚白正顽强地渗透进来,缓慢地驱散着夜色。林间弥漫着破晓前特有的气息——湿润的泥土腥气与植物被雨水洗涤后的清甜混合在一起,吸入肺中带着微凉的清醒。
顾锦城锐利的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四名队员,无需多余言语,一个简单的手势,侦察小组便如同五道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出岩洞,迅速消失在东南方向被雨水浸透的密林深处。岩洞内,气氛在瞬间的凝滞后再次绷紧,却井然有序。副队长迅速接替指挥权,低沉而清晰地分配着岗哨和防御任务,确保这个临时庇护所在主力侦察期间固若金汤。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龙焱”基地地下深处,某生物医学实验室。
这里灯火通明,恒温恒湿的环境与外面潮湿闷热的世界截然不同,恍如白昼。宋墨涵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身影在流转的数据光芒映照下显得有些单薄。投影上,几条关键的曲线和光点无声地跃动——那是顾锦城小队成员的生命体征趋势图、林皓现场检测的简易毒素浓度波动曲线,以及那片死亡雨林的卫星云图和能量场残余模拟图。她的目光沉静如水,紧紧锁定在代表顾锦城和侦察小组的那几个微弱却稳定移动的光点上,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透过这遥远的距离传递过去。
她白皙的脸上带着连续高强度工作留下的疲惫印记,眼下的淡青色阴影难以掩饰。自从顾锦城小队失联又奇迹般重新建立微弱连接后,她就几乎未曾合眼。大队长高战来过几次,看着屏幕上移动的光点,又看看她,最终只是沉默地拍拍她的肩膀,留下一句“注意身体,他们是最好的”,便转身离开。他明白,此刻任何劝慰都显得苍白,只有确凿的数据和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支撑住这位顶尖科学家,也支撑着前方队员的生命线。只有宋墨涵自己知道,支撑她的,不仅仅是职业责任和对未知科学的探求,更是那份深植于心、难以言说、却在每一次心跳共鸣中愈发清晰的牵挂。
“宋博士,高空无人侦察机已进入预定轨道,三十秒后进入可连接窗口。”一个清冷而利落的女声在一旁响起,打破了实验室的绝对寂静。说话的是陈澜,基地信息分析中心新调来的年轻专家,专精于异常能量场解密与大数据建模。她留着齐耳短发,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正坐在复杂的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监控着数据链的状态。她是宋墨涵此次紧急分析任务的重要搭档,两人虽共事不久,却因同样严谨甚至苛刻的专业态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了高效的默契。
“收到。准备接收林皓少校的原始样本数据包,优先级最高。这是我们能否揭开这诡异毒素面纱的关键。”宋墨涵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但微微抿紧的唇线和下意识握紧置于控制台边缘、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与期待。她必须抓住这短暂的三分钟连接窗口,将林皓在死亡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的原始样本数据完整接收回来。这些数据,可能蕴含着毒素源头、传播机制乃至破解方法的最终答案。
“数据链连接建立……信号强度稳定……数据包开始接收,传输速率符合预期。”陈澜冷静地汇报着,主屏幕上代表着数据流的进度条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动。
宋墨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几乎要溢出胸膛的担忧压下,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开始涌入的初始数据流上。她知道,此刻的顾锦城正身处那片吞噬生命的雨林,每一步都可能踏足未知的险境,任何一丝来自后方的延迟或错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她不能分心,必须成为他最可靠、最敏锐的后盾,用她的知识和洞察力,为他,为他们,在迷雾中劈开一条生路。
……
雨林中,能见度依旧很低。顾锦城抬起手臂,拳头紧握,身后四人瞬间停止前进,如同雕塑般凝固,迅速呈扇形防御队形散开,枪口指向各自负责的扇区,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任何异动。他们已经深入目标区域约一公里,周围的植被果然如宋墨涵根据前期有限数据预测的那样,呈现出一种违反常理的、近乎疯狂的茂盛。巨大的蕨类植物叶片如同扭曲的华盖,纠缠的藤蔓粗如儿臂,几乎完全遮蔽了本就熹微的晨光,空气中那股甜腻中带着腐朽的气息愈发浓重,粘滞着呼吸道,令人喉头不由自主地泛起恶心。
林皓无声地蹲下身,动作轻捷得像一只猎豹,迅速取出升级过的便携式检测仪,对准地面一片颜色深得发黑、几乎像浸透了墨汁的苔藓进行扫描。仪器屏幕上的数值立刻开始剧烈跳动,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蜂鸣警示。“队长,这里的生物毒性异常活跃,浓度是之前最高采样点的三点七倍。而且……成分似乎更复杂了。”林皓低声道,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顾锦城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刀,细致地刮过周围每一片可疑的阴影。头顶上方,鹰眼已经悄无声息地借助爪钩和藤蔓,灵巧地攀上了附近一棵需要数人合抱的巨树,茂密的树冠完美地隐藏了他的身影。狙击镜后的眼睛如同最精准的雷达,冷静地扫描着下方丛林每一个可能藏匿危险的角落,为小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高空视野。而山猫(原“山鬼”之名更贴近其灵巧特性)则不断细微调整着战术背心上的超声波模块频率,驱赶着那些在潮湿环境中异常活跃、试图靠近的各类毒虫和吸血生物,无形的声波屏障如同一个柔性的护罩,为小队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区域撑开了一片相对安全的立锥之地。
“保持警惕,目标坐标点就在前方八百米。注意脚下和植被异常。”顾锦城的声音低沉而稳定,仿佛带有一种定人心神的力量,穿透雨林的沙沙声,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
就在这时,他紧贴胸口的战术终端再次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唯有他自己能感知到的规律震动。不是紧急通讯请求,而是一条预设的、来自后方基地最高权限的加密状态更新提示——【“天眼”数据链连接已建立,数据传输入口开放,数据包传输中。】
顾锦城眼神微不可察地一动,没有低头去看,只是用带着战术手套的指尖,在终端侧面某个经过伪装、毫不起眼的按钮上,以特定节奏轻轻按压了两次,确认收到信息,并示意状态正常。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他心中那份自重逢后便存在的、与远方那个清冷身影之间奇异的连接感,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实。他知道,此刻,他在这里踏出的每一步,采集的每一个数据,遭遇的每一分潜在危险,都被远在基地那灯火通明实验室里的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分析着,并试图用她那举世无双的智慧,为他,为整个小队,找到最安全、最高效的前行路径。
这是一种超越了言语、甚至超越了常规通讯的信任与托付。他将自己的后背和队伍的安危,毫无保留地交予了她的智慧;而她,则将她所有的关切、焦虑与力量,毫无保留地融入了冰冷的数据流和精准的逻辑分析中,为他铺路,为他守望。
“石头,阿杰,前方五十米,扇形侦察,注意交替掩护。”顾锦城压下心头因那信息泛起的细微涟漪,继续以清晰冷静的指令掌控着局面。
“明白!”爆破手石头和突击手阿杰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低伏身体,利用地形和植被掩护,谨慎而迅捷地向前交替探去。
……
基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