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康复训练中(2 / 2)

“怎么?”高建国的声音洪亮而带着惯有的、不容置疑的威严,“一颗子弹,就把我手下最好的兵,把我‘雷豹’的利刃,打成这副熊样了?”

顾锦城猛地抬起头,对上高建国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目光,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辩解,想保证,但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卡在喉咙里,化为更深的沉默和紧握的拳头。在老首长面前,任何的辩解都显得苍白。

高建国不再看他,反而将目光转向那副助行器,伸手摸了摸冰冷的合金框架,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最普通的单兵装备:“这东西,不好用吧?硌手,笨重,像个束缚你的牢笼。”

顾锦城指尖微微一颤,被说中了心事。

高建国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如同战前动员:“但它现在,就是你的枪!是你的战术地图!是你必须攻克的高地!顾锦城,你告诉我,你哪次深入敌后、哪次绝境任务,是因为装备不顺手、地形太复杂,就他妈放弃的?!”

“没有!”顾锦城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嘶声回答,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血性与荣誉感,是被无数次生死考验锻造出的本能。

“那就把它拿下!”高建国猛地提高音量,声如洪钟,震得人耳膜发聩,如同在训练场上面对千百将士,“敌人不会因为你受伤了就对你仁慈!战场也不会因为你的无力就改变规则!你现在面对的,就是你人生中最艰巨、最漫长的一场战斗!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的身体!你的任务,就是征服它!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控制权!直到重新站起来,重新拿起枪!”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打在顾锦城的心上,震散了他心头的阴霾,点燃了他几乎被痛苦磨灭的斗志。他眼中的灰败与绝望渐渐被驱散,一种熟悉的不屈火焰,在深邃的眼底重新燃起,越来越旺。

高建国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与深沉的期望:“锦城,我等着你。‘雷豹’的兄弟们,也在等着他们的队长回来。别让等你的人,等得太久。”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的宋墨涵,对她微微颔首,那眼神中带着感谢与托付。

他没有多做停留,说完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又深深看了顾锦城一眼,对沈延舟示意了一下,便转身利落地离开了病房,如同他来时一样,带着一股风雷之势,留下满室的肃静与回响。

高建国的到来,如同一剂强效的强心针,精准地注入了顾锦城濒临枯竭的精神世界。他离开后,病房内久久沉寂,但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凝聚。

顾锦城死死盯着那副曾被他视为耻辱象征的助行器,眼神复杂地变幻着,从挣扎到不甘,最终沉淀为一片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绝。他缓缓转过头,看向身旁眼眶微红却目光坚定的宋墨涵,声音依旧沙哑,却重新找回了那种一往无前的力量核心:“……墨涵,帮我。再来。”

宋墨涵眼中泛起欣慰与激动的水光,她用力点头,声音清晰而有力:“好!”

这一次,他不再抗拒助行器的冰冷,而是将它视为必须征服、必须驾驭的武器和战友。他将全身的重量和决心都压了上去,手臂因极度用力而剧烈颤抖,手背青筋虬结,但眼神却前所未有地坚定、锐利。在宋墨涵和陈涛一左一右的辅助下,他咬紧牙关,从胸腔深处挤出一声近乎咆哮的低吼,凝聚起残存的所有力量,灌注双腿——竟然真的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晃晃悠悠地、极其缓慢地,将自己的身体从床沿完全支撑了起来!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乎可以用秒来计算的时间,虽然他的双腿抖得像狂风中的落叶,虽然全身瞬间再次被冷汗浸透,额角脖颈血管凸起,但他确实,真真切切地,靠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

那一刻,窗外夕阳的金辉恰好透过明净的玻璃,毫无保留地笼罩在他身上,为他苍白汗湿的侧脸和挺拔却微颤的身躯镀上了一层悲壮而璀璨的光边。他像一尊从废墟和血火中重新站起的战神,纵然满身伤痕,铠甲破碎,但那脊梁,却未曾弯曲,那眼神,依旧睥睨。

宋墨涵仰头看着他,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但那是喜悦的、骄傲的、充满希望的泪水。她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她看到了,她的鹰,没有被折断翅膀,他正在用最惨烈、最决绝的方式,啄食自己的伤口,积蓄着终将重新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力量。

也正是在这天晚上,顾锦城因极度疲惫而沉沉睡去后,沈延舟找到在走廊尽头稍微喘息的宋墨涵,向她提及了一个新的消息。

“墨涵,”沈延舟语气中带着一丝希望,“康复科最近引进了一位人才,刚从国外霍普金斯医学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交流回来的年轻医生,名叫林曦。她在重度创伤后的神经功能重建和同步心理干预方面很有研究,发表过几篇很有见地的论文。我和陈主任讨论过,觉得她的某些理念和方法,或许能对锦城后续更复杂的神经恢复阶段,提供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思路。你看,是否方便的时候,我们和她一起聊聊?”

宋墨涵闻言,疲惫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亮光。任何可能对顾锦城康复有益的机会,她都不会放过。“太好了,沈医生。麻烦您尽快安排,我想尽快见见这位林医生。”她仿佛在漫长的黑暗中,又看到了一丝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