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紧急急救
边境线以南三十公里,密林深处。联合战术小组的临时营地隐蔽在天然的岩穴和茂密的植被之下,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草木的腐烂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顾锦城蹲在作战终端前,眉头紧锁。屏幕上显示着最新侦察到的敌方据点热成像图,几个红点规律地移动。情报显示,这个据点储存着干扰设备的备用零件和可能的技术资料。然而,据点守卫森严,外围布设有诡雷和传感器,强攻风险极大。
“猎鹰,外围清理完毕,未触发警报。”耳机里传来队员“山猫”低沉的汇报。
“收到,保持警戒。”顾锦城的声音低沉而稳定,目光却锐利如刀。他身上的作战服已被汗水和露水浸透,紧贴着贲张的肌肉。重返战场,他感觉体内的每一个战斗细胞都苏醒了,但肩上的责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不仅仅是对任务、对队员,还有对那个在后方等他的人。
宋墨涵作为随队军医,她的临时医疗点设在岩穴最深处,相对安全干燥。她刚刚清点完药品和器械,确保一切井然有序。环境远比她想象中更恶劣,闷热、潮湿、蚊虫肆虐,但她脸上没有任何抱怨,只有全神贯注的专注。她知道,在这里,她的每一个判断、每一次操作,都可能直接关系到生命。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讨论,考虑到任务的极端特殊性和对军医综合能力的超高要求,宋墨涵凭借其无可挑剔的技术、在极端条件下证明过的心理素质,以及与指挥官顾锦城可能产生的默契配合优势,被确定为随队军医。陈明渊教授在通知她时,只沉重地说了一句:“小宋,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需要你的人。”宋墨涵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出发前,她和顾锦城没有太多儿女情长的告别。只是在登机前,顾锦城用力握了握她的手,低声说:“记住我的话,也记住你的‘命令’。”宋墨涵重重点头:“你也一样。”
此刻,她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电流杂音和队员们压低的交流声,心绪平静。这是她的战场,与顾锦城并肩而战的另一种形式。
小队成员除了原大队的李正(因神经接口项目恢复良好,经过评估后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主要负责电子对抗)和“山猫”外,还补充了两名新成员。爆破手“金刚”,人如其名,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沉默寡言但爆破技术出神入化。通讯兵“云雀”,是小组里除宋墨涵外唯一的女性,身材娇小却动作敏捷,精通通讯技术和密语传递,性格活泼,是紧张氛围中的一丝调剂。
“云雀”正悄无声息地调试着设备,试图捕捉任何异常的通讯信号,而“金刚”则默默检查着爆破物的引信,确保万无一失。
突然,一阵急促而轻微的“沙沙”声从耳机中传来,是前出侦察的“山猫”发出的预警。
“猎鹰,有情况!两点钟方向,约一个小队规模的武装人员,携带重型装备,正向据点移动,预计十五分钟后接触。他们行进路线……可能会经过我们预设的撤退路线b区!”
顾锦城眼神一凛。撤退路线b区是他们精心规划的备用路线,相对隐蔽,若被敌人提前占据或察觉,他们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改变计划。猎鹰小组全体注意,执行第二套接敌方案。‘山猫’继续监视,‘金刚’前出至b区侧翼,设置阻滞爆炸物,‘云雀’确保通讯静默和备用频道畅通。宋医生,做好应急准备。”顾锦城的命令清晰、快速,不容置疑。
“明白!”
“收到!”
……
队员们迅速而无声地行动起来。
宋墨涵的心提了起来。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检查了急救包,将止血带、加压绷带、骨针等关键器械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她知道,真正的考验,可能马上就要来了。
然而,意外总发生在预料之外。就在“金刚”携带着爆炸物悄然向侧翼运动时,他脚下看似坚实的腐殖层突然塌陷——一个被巧妙伪装的捕兽陷阱!虽然凭借惊人的反应速度避开了主要伤害,但小腿外侧仍被尖锐的木刺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