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指挥部设在一座山神庙里,庙里的香案上摊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日军的交通线和据点。李云龙蹲在香案旁,烟袋锅子抽得“滋滋”响,眼睛盯着地图上的“石太铁路”——这是日军运输军火和物资的主要通道,也是独立团的主攻目标。
“李团长,”联军总指挥指着地图,“你们独立团的任务,是炸毁石太铁路上的三座桥梁,破坏日军的运输线,同时端掉铁路旁边的两个日军据点——狼山据点和平顶山据点,这两个据点是日军看守铁路的关键,必须拔掉!”
“放心吧!总指挥!”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胸脯,“三座桥梁,两个据点,保证完成任务!咱独立团现在有三个团,还有骑兵营,装备也齐,别说两个据点,就是三个,咱也能端了!”
总指挥笑了:“好!李团长,我就喜欢你这股劲头!记住,这次战役的重点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断他们的补给,所以,不仅要炸桥梁、端据点,还要尽可能地缴获日军的物资——粮食、弹药、大洋,越多越好,这些都是咱们继续抗战的本钱!”
“明白!”李云龙咧嘴一笑,“咱最擅长搞物资了!保证把日军的‘钱袋子’和‘粮袋子’都掏空!”
回到独立团的临时驻地,李云龙立马召集三个团的团长开会。他把地图往地上一摊:“咱分兵行动——一团长,你带一团,去炸石太铁路上的‘清风桥’和‘明月桥’,用炸药把桥炸断,再在铁路上埋地雷,防止日军修复;二团长,你带二团,去炸‘流星桥’,然后端掉狼山据点,据点里的物资,能搬多少搬多少;我带三团和骑兵营,去端平顶山据点,再配合主力部队,拦截日军的运输队!”
三个团长齐声答应:“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一早,百团大战正式打响。一团长带着一团的战士们,摸到了清风桥和明月桥附近。清风桥是座石拱桥,桥上有两个日军岗哨,桥下有一艘巡逻艇。一团长让爆破手悄悄摸过去,解决了岗哨,然后把炸药包贴在桥的桥墩上,拉响了导火索。“轰”的一声,清风桥被炸塌了,桥下的巡逻艇也被波及,翻了个底朝天。
明月桥是座木桥,防守更松,一团长带着战士们,没用十分钟就把桥炸了,还在铁路上埋了二十多个地雷。
与此同时,二团长带着二团,摸到了流星桥和狼山据点。流星桥是座铁桥,日军在桥上架了两挺重机枪,防守很严密。二团长让重机枪手压制住日军的火力,然后让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去,把铁桥炸断了。
接着,二团长带着战士们,朝着狼山据点冲去。狼山据点里有一个小队的日军,还有五十多个伪军。二团长用迫击炮轰开了据点的大门,战士们冲进去,很快就解决了日军和伪军。清理据点时,二团长发现了一个仓库,里面有三万块大洋,还有五十箱子弹和十车粮食!
“好家伙!”二团长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让战士们把物资搬上车,往主力部队的方向运去。
另一边,李云龙带着三团和骑兵营,朝着平顶山据点出发。平顶山据点建在山顶上,周围是悬崖,只有一条小路能上去,日军在小路上埋了地雷,还架了三挺重机枪,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娘的,这据点够难打的!”李云龙蹲在山脚下,看着山顶的据点,烟袋锅子抽得“滋滋”响,“硬冲肯定不行,得想个法子。”
骑兵营的营长凑过来说:“团长,要不咱让骑兵从悬崖上爬上去?虽然危险,但能出其不意。”
“悬崖?”李云龙眼睛一亮,“行!你挑选二十个身手好的骑兵,带着绳索和炸药,从悬崖上爬上去,摸到据点的后面,炸了他们的重机枪;我带着三团,从正面进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是!”骑兵营营长领命,挑选了二十个骑兵,带着绳索和炸药,朝着悬崖的方向跑去。
半个小时后,骑兵营的战士们已经爬到了据点的后面。他们悄悄摸过去,解决了两个日军哨兵,然后把炸药包贴在重机枪的位置,拉响了导火索。“轰!轰!轰!”三声巨响,据点后面的重机枪被炸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