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5章 古代“妓女”的搞钱门道:陪聊5两、烧香300两!

第5章 古代“妓女”的搞钱门道:陪聊5两、烧香300两!(1 / 2)

崇祯三年秋,秦淮河的画舫飘着桂花香,岸边的“媚香楼”挂着鎏金招牌,比隔壁的绸缎庄还惹眼。钱紧揣着刚赚的50两白银,站在楼前直搓手——他在盐铺当账房,算惯了“一文钱掰两半花”,今儿个却揣着半月俸禄,想见识见识传说中“一晚能花掉百两白银”的顶级名妓。

“这位爷,里边请!”龟公堆着笑迎上来,引他进了前厅。钱紧刚坐下,就见隔壁桌两个公子哥甩着银票喊“点翠烟姑娘”,龟公却赔笑:“翠烟姑娘今儿个要开诗会,只陪文人谈诗,不接寻常客。”

钱紧心里犯嘀咕:“不都是青楼吗?怎么还挑客人?”正纳闷,一个穿绛色罗裙的老鸨摇着团扇走来,眼角的细纹里都是精明:“这位爷看着面生,是来见我们苏小绾姑娘的吧?那可得按规矩来。”

“什么规矩?”钱紧攥紧了袖袋里的银子。

老鸨引钱紧上了二楼,推开一扇雕花木窗,里头坐着个穿月白衫的姑娘,正临窗写书法。墨香混着茶香飘过来,姑娘抬头一笑,眼波比秦淮河的水还柔——这就是媚香楼的头牌苏小绾。

钱紧刚要开口,就见苏小绾拿起案上的诗稿:“这位爷看着像懂账目的人,可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里,一亩地能收多少粟米?”

钱紧愣了愣,顺口答:“江南的良田,丰年能收三石,歉年两石。”苏小绾眼睛一亮,放下笔和他聊起了漕运的粮价、盐商的利润,甚至能算出他盐铺每月的进项。钱紧越聊越投缘,竟忘了自己是来“寻欢”的——这姑娘懂的比他东家还多,跟她说话,比在盐铺对着账本舒服百倍。

聊到日落,钱紧起身要结账,老鸨递来个账册:“爷,小绾姑娘陪聊是‘雅谈’,按规矩收5两白银。”钱紧差点跳起来:“5两?隔壁青楼陪一晚才500文!”

老鸨笑得更甜了:“爷您这话就外行了。隔壁姑娘陪的是酒,小绾姑娘陪的是心——您在盐铺算一天账累得慌,跟小绾姑娘聊完,是不是觉得浑身舒坦?这‘解闷的学问’,可比陪笑金贵多了。”

钱紧摸着胸口,竟真觉得这5两花得值——他在盐铺跟东家聊漕运,东家只嫌他多嘴;跟苏小绾聊,她却听得认真,还能接得上话。这哪是青楼姑娘?分明是能说心里话的“红颜知己”。

过了几日,钱紧又来媚香楼,却被老鸨拦在楼下:“爷,今儿个是‘打茶围’,想见小绾姑娘,得先比香。”

他跟着进了三楼雅间,里头已坐了三个客人:一个穿锦袍的盐商公子,一个戴方巾的秀才,还有个留山羊胡的员外。桌上摆着个青铜香炉,老鸨端来一碟龙涎香:“各位爷,每块香能烧半个时辰,谁添的香多,小绾姑娘就陪谁喝茶。”

盐商公子先拿起一块香扔进炉里,瞥了钱紧一眼:“我先来块‘开胃’的,10两银子一块,各位随意。”秀才也不甘示弱,添了两块:“我虽没钱,但小绾姑娘爱才,这香是我的心意。”

钱紧心里算着账:一块龙涎香10两,相当于他两个月俸禄。可看着香炉里飘起的青烟,想起苏小绾上次和他聊诗的模样,竟忍不住也拿起一块扔了进去。一来二去,四个男人较上了劲,盐商公子砸了15块,秀才添了8块,钱紧咬着牙扔了7块——加起来30块,足足300两白银,够他在乡下买五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