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传国玉玺?青龙木?快呈上来!”袁术闻言又惊又喜。

“此乃天意所归!”杨奉恭敬呈上宝物,谄媚道,“祥瑞现世,正应主公九五之命!恭喜主公!”

袁术颤抖着接过玉玺,反复端详后欣喜若狂:“果真如此!这里还有金镶补的痕迹,正是当年孝元皇太后摔损后修补的!”

“爱卿立下大功,本公定当厚赏!”

杨奉贼笑道:“全赖主上洪福齐天,属下不过是代为取回,岂敢邀功?请主公再观这青龙木,上面还有天书文字。”

袁术仔细查看后惊叹:“栩栩如生!这代汉者,当涂高是何寓意?”一时陷入沉思。

袁公路帐下谋士杨奉早已打好腹稿,谄笑着上前行礼:明公!这谶语明摆着指代姓名中含与者方能承继汉祚。通,而明公表字正是公路,岂非天意昭然?

他继续巧舌如簧:由此可见,终结汉室气数、开创不世功业的天命**,非明公莫属!属下恭祝明公早登大位!

为了攀附权贵,杨奉全然不顾文人风骨。接连不断的阿谀奉承将袁术哄得晕头转向。

袁公路紧握青龙木和传国玉玺,眼神逐渐发直,突然抚掌大笑:爱卿所言极是!若非天命所归,孙伯符秘藏的传国玉玺怎会现于汝南?这青龙神木更不会自动来投!说着竟手舞足蹈起来。

妙极!杨奉你此番立下不世奇功!待朕...不,待寡人登基后,定封你为骠骑大将军,食邑万户!袁术兴奋得语无伦次。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吾皇**!杨奉立即五体投地,暗喜计谋得逞。至于这空头爵位有多少实权,袁氏伪朝能维持几日,他根本不在意。

原来这滑头从白波贼营叛逃投靠,压根不是为襄助袁氏霸业。只要利益足够,让他手刃都在所不惜。

翌日清晨,袁术便急不可耐地召集文武,展示所谓天赐祥瑞,宣布即将僭越称帝的荒唐决定。

袁术帐下众人皆面露惊诧,心中暗想:主公莫非失心疯了?

这般僭越之举岂能儿戏?

阎象只觉得天灵盖发麻,当即出列谏言:主公明鉴!此必是敌国奸计,意在诱主公行大逆之事!如今天下民心仍系汉室,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此等狂悖之举,岂非要与天下为敌?

可曾顾及汉室旧臣之心?

可曾思量刘表、刘璋等宗亲之意?

强如陆风尚且谨守臣节,主公何来这般胆量?

袁术闻言眉头紧锁,目光转向杨奉求助。

杨奉见状暗道不妙,立即出声驳斥:阎君此言大谬!天降祥瑞,玉玺现世,此乃天命归袁之兆。主公家世显赫,门生故吏遍及四海,若登九五,必得天下响应,有何不妥?

若袁术不称帝,他这骠骑将军的显爵与万户封邑岂非泡影?

这阎象分明是要断人前程!

想到此处,杨奉眼中已现恨意。

荒谬绝伦!阎象怒发冲冠,如今天下方乱,连陆风都只行新政不敢逾矩,你杨奉竟敢蛊惑主公行此大逆?

杨奉反唇相讥:疯癫之人分明是你!那陆风不过区区吴侯,岂能与我家主公相提并论?他也配妄议**之事?

袁术的政策已经触怒了各地豪强,民心背离,妄想称帝纯属痴人说梦!你这个阎象竟敢拿主公与吴侯陆风相提并论,究竟是何居心?莫非你暗中投靠了陆风?

这厮满口胡言,不仅反咬一口,还想污蔑阎象与陆风有勾结,气得阎象怒火中烧。

他懒得再与这无赖纠缠,直接向袁术进谏:主公!老臣所言句句肺腑,此时称帝实非良机!待我军攻取徐州、兖州乃至青州后,再行登基也来得及。何必急于当这个众矢之的?

称帝岂是儿戏?主公怎就如此糊涂!

阎象!袁术长叹一声,凝视着他道:我年已三十有三,时日无多,实在等不及了!卿家放心,待我登基后,丞相之位非你莫属。

他实在不愿再听阎象反对。这种事情,痛快支持不就好了?何必多费唇舌?若非深知阎象才干卓着,离他不得,换作旁人早被革职查办了。

阎象见状,明白主公心意已决,不由仰天长叹:看来老臣是劝不动主公了!愧对袁氏重托!这丞相之位,臣实不敢当,还请主公另择贤能!

说罢,阎象转身就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上首的袁术脸色阴沉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环视群臣道:诸位还有异议吗?

殿中文武面面相觑。明眼人都看得出此时称帝为时尚早。

杨奉眼珠一转,率先跪拜高呼:陛下乃天命所归,臣恭祝陛下****万**!同时暗中给同党递眼色。

众人会意,纷纷出列相随:陛下天命所归,****万**!

袁术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袁术称帝

哈哈!妙极!

袁术听闻后喜形于色,挥手示意道:众卿免礼。登基大典还需诸位操持,记得给各路诸侯都递上请柬,邀他们来汝南观礼。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