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洞府内,王铮静坐如山,眉头却紧锁如川。
筑基后期修为已然巩固,金丹初期神识圆融无暇,《青木雷躯》更是精进迅猛,肉身之力沛然。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清晰无比地横亘着一道天堑——他那先天不足的五行伪灵根!
《百蛊真经》玄妙非凡,助他一路闯至今日,其经文最后数句箴言,早已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神魂:
天地有奇虫,非禀造化而生,乃应先天五行本源而孕,堪称极致,凡俗难见其踪…”
“…然,此五行极致灵虫,早已绝迹万载…唯在一些法则不全、时空紊乱的上古秘境碎片最深处,或因缘际会,保有一线微末生机…若能得其一缕本源精粹,以《百蛊真经》核心秘法炼化,或可…逆天改命,补全道缺!”
这并非猜测,而是《百蛊真经》修炼到一定境界后,自然明悟的终极前路!也是他王铮能否结丹、乃至攀登更高仙途的唯一希望!
“长生木蚨……”王铮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虚空中勾勒。他已在万虫谷阴差阳错,得了那长生木蚨的遗蜕,炼化后极大提升了木属性亲和,弥补了木灵根的部分缺陷。但这远远不够!
他需要的是活体,是蕴含其真正本源精粹的活体极致灵虫!或者,至少是比遗蜕蕴含更多本源的之物!
金、火、水、土!另外四种极致灵虫,如今又在何方?
“裂宇金螟…戍土真蛄…焚虚火蠊…幻光阴蚃……”一个个古老的名字在他心间流转,伴随着关于它们的一鳞半爪的描述。
这些灵虫太过罕见,早已超出寻常修仙界的认知。宗门藏经阁的普通典籍中绝无记载,或许只有那些最古老、最隐秘的虫修传承,或者某些上古遗迹的残片中,才可能找到蛛丝马迹。
齐云上次带来的所谓“灵根培育术”消息,与之相比,简直是萤火皓月之别。
“必须主动去寻找线索!”王铮眼中闪过决然。枯坐洞府,机缘绝不会从天而降。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宗门内部可能的信息源。
接下来数月,王铮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宗门的几个地方。
一是藏经阁偏殿深处。他不再局限于功法秘术,而是疯狂查阅那些最古老、最无人问津的杂记、游记、地域志,尤其是关于各种奇虫异兽、上古秘境传说的孤本、残片。他强大的神识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阅读、记忆、分析海量信息的速度远超常人。但收获甚微,关于极致五行灵虫的记载,几乎都是语焉不详的传说,或是一笔带过。
二是百蛊峰的传承洞窟。他恳请千幻真人允许,进入了百蛊峰历代先辈留下修炼心得和见闻札记的洞窟。这里的信息更为专业,但也更为零碎。他耗费大量时间,从无数虫蛀、霉变的玉简兽皮中,艰难地筛选着可能相关的只言片语。
三是宗门坊市的茶楼酒肆、情报交易所。他改头换面,花费灵石,听取南来北往修士的闲谈,购买各种真假难辨的秘境情报和古老地图。甚至暗中通过齐云等杂学峰弟子的渠道,打听宗门外更广阔世界的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