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念无声指令,配合越发默契。他的战斗风格逐渐清晰:以《青木雷躯》强韧体魄为盾,迂回近身;以锐金术游斗破防;以神识预判规避凶险;关键时刻以掌心雷一锤定音;期间以灵虫能力进行极其隐蔽的辅助与控制。不求华丽,只求**有效、隐蔽、节省灵力**。
数日后,他再临坊市,有针对性地补充:
*大量**低阶“护身符”、“轻身符”**:合理补充防御与机动。
***快速回气丹药**:必备,符合废灵根人设。
*一件**看似陈旧的一阶内甲**:穿于衣内,关键时保命。
*数张**“雷暴符”**(低阶):用于混淆“掌心雷”的来历,或关键时刻叠加威力。
他同样去了藏书阁下层,借阅《低阶雷法杂谈》、《常见炼体功法优劣论》、《各峰基础术法破解刍议》等书籍,一副临时抱佛脚、试图寻找偏门捷径的模样,愈发坐实了“资质平庸、慌不择路”的外在形象,引来不少暗中鄙夷的目光。王铮泰然处之,他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他通过这些书籍,反向验证自己的战术,并了解更多常见术法的特征与潜在弱点。
演武场边,他依旧是最沉默的观察者。目光扫过那些施展绚丽剑诀法术的天才,更重点关注那些打法稳健、经验老道之辈,尤其是其他体修和雷法修士的战斗方式。
“天枢峰剑修攻势凌厉,但近身三寸是其死角…”
“开阳峰体修力量强,但下盘转动是弱项,可辅以水影湿滑地面…”
“那名玉衡峰弟子施展冰墙术时,灵力汇聚点有微弱延迟…”
“使用雷法的弟子,施展后必有短暂回气,需抓住间隙…”
强大神识如同精密算筹,默默推演着各种应对方案。他的战斗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准备了多种应对不同风格对手的预案。
一日,观战途中,身旁讥讽之声再起:
“看,千幻峰那个王铮又来了,天天来看,能看出花来?”
“五行废灵根,怕是连像样的术法都放不出几个吧?难不成打算上台用拳头砸?”
“听说他主修炼体?呵呵,穷途末路的选择罢了。遇上飞剑法宝,还不是活靶子?”
王铮面色无波,仿佛清风过耳,只是将那几人的样貌气息再次加深记忆,便悄然离去。
洞府内,演练愈发刻苦。掌心雷的释放愈发凝练,锐金术的操控越发精妙,与灵虫的配合更是趋近于本能。他将所有可能遇到的局面反复推演,思考着如何以最不起眼的方式,赢下必须赢的对手。
他的气息沉凝如山岳,眼神平静如深潭。所有的锋芒与雷电,都敛于体内,藏于平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