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陈越推着二八杠自行车进了院,车后座上绑着个大竹筐,竹筐里塞满了用红布裹着的礼盒。
吴凤仙裹着藏青色的棉大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还拎着个小木盒,盒子边缘泛着旧年的包浆,一看就珍藏了许久。
陈静夫妇跟在后面,陈静穿着蓝布棉袄,脸上堆着笑,苏海则扛着个大布袋,里头装着的都是海市带来的特产。
张家平忙迎出来,接过自行车,吴凤仙打量着院子,见收拾得整洁利落,屋檐下的腊肉油亮亮地挂着,窗台上的冰花晶莹剔透,又瞥了眼秀秀。
那姑娘正端着热水盆出来,眉眼弯弯,一笑起来脸颊上还有两个酒窝,吴凤仙心里暗自点头:这姑娘看着倒是娇俏可人。
陈静凑近她耳边轻声道:“嫂子,我之前就说过,秀秀一家人不错,是个实在人,您看这院子收拾得多干净利索!”
王英笑着招呼:“哎呀,你们可到了。这天冷,快进屋暖暖。”
屋里暖烘烘的,桌上摆满了饭菜:红烧肉、猪肉白菜炖粉条、蒜苗炒腊肉、辣椒土豆丝、番茄炒蛋、萝卜骨头汤。
蒸的馒头白胖松软,还有瓶高粱酒在桌上放着。
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
吴凤仙刚落座,便忍不住夸道:“亲家母这手艺,闻着味儿就馋人!海市可没这地道的炖菜香!”
王英笑着摆手:“哪里的话,都是家常菜,你们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陈越给众人斟酒,他穿着军绿色的棉袄,身板挺直如松,眼神里透着股军人世家的正气,斟酒时手指微微发颤,却强装镇定。
秀秀偷偷瞥了他一眼,见他耳根微微发红,嘴角忍不住上扬,又赶紧低下头搅着衣角。
酒过三巡,吴凤仙从包里掏出个红布包,推到张家平面前:“这是888块的彩礼钱,还有三转一响的票,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再加台收音机,都是按规矩备下的,我们都会给准备好。亲家你打开看看。”
张家平没有打开,又推了回去,动作郑重:“亲家母,这钱我们一分不留,等秀秀过门,我们再添500块当陪嫁,都让孩子带回去。家里不缺这点钱,只盼她过得踏实。”
“手表和自行车秀秀都有,也不需要再买。”
张家平心里头热乎又酸涩,他想起大儿子在部队两年没归家,心里头泛着骄傲却也揪着疼。
这彩礼钱,他一分都不想留,闺女嫁人,得风风光光的,不能让人家看轻了。
再说了,陈家也是军人出身,自己家若是扣着彩礼,那不是给当兵的人家丢脸吗?
他哥在外面守着国家,自家在后方也得挺直腰杆,让闺女嫁得硬气!
王英接过话茬,眼眶微红:“对,咱们不是那扣着女儿彩礼的人家。他哥在部队保家卫国,咱们在家也不能拖后腿。”
这彩礼钱,得原封不动地给秀秀带上,再添上五百块,让闺女在婆家日子宽裕。
她知道,军人家的媳妇不容易,得让亲家母知道,自家闺女不是贪钱的人,是知书达理、能扛事的!
秀秀听见父母这样说,知道他们用心良苦,既不想让自己被看低,也希望自己以后日子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