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赵正眼前一亮,“让他们在范阳的铁匠铺开工,优先打造弯刀和弩箭,需要什么材料,让苏琬琬全力供应。”
萨琳娜离去后,赵正又收到了赵江月的信。信是常嬷嬷代写的,字里行间满是孩子的认真:“江月少爷听说洛阳边界有疫情,很担心,跟苏先生一起整理了惠民仓的草药,还说要去医疗营帮忙,常嬷嬷拦着不让,他就每天去仓里查粮,说要确保草药和粮食够送往前线。他还画了张洛范小径的草图,说之前听苏先生提过这条小路,让您参考着修。”
赵正看着信里的草图,画得歪歪扭扭,却把小路的拐弯和桥梁都标了出来,心里暖暖的。他拿起笔,给赵江月回了封信,表扬他做得好,还说等疫情控制住,就带他去见波斯铁匠,让他看看新打造的弯刀。
两日后,慕容芷传回消息——她护送草药到了洛阳边界的医疗营,柳萱正带着医女给百姓治病,疫情已经控制住,没再有人病倒。刘铮的关口还是在涨税,不少商队都绕去了洛范小径,只是小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还得搭桥,走起来很费劲。“大人,刘铮的士兵在关口耀武扬威,还说‘要过此关,就得交税’,我真想冲上去教训他们!”慕容芷在信里写道,语气里满是气愤。
赵正看完信,对苏琬琬道:“你让范阳的吏员和民壮,去修洛范小径,多派些人,尽快把路修通,铺上石板,让商队好走些。另外,让人去跟滞留在洛阳的商队说,走洛范小径,范阳这边的关税减免一成,弥补他们绕路的损失。”
苏琬琬应下,立刻派人去安排。赵正又让人给刘铮送了最后通牒——若三日内不降税,就彻底断粮,还要公开他勾结李茂旧部的事。
刘铮收到通牒后,果然慌了。他辖地的粮只够撑半个月,要是赵正断粮,士兵们肯定会哗变。没过多久,刘铮就派人传来消息,说愿意降回原来的关税,还说“之前是手下人糊涂,跟他没关系”。
消息传到商队时,张掌柜正在洛范小径上赶路。听到刘铮降税的消息,他高兴得差点从马车上摔下来,连忙让人掉头,走主商路——主商路好走,能早几日到范阳。西域的安掌柜也带着药材,从主商路往范阳去,还特意给赵正带了匹西域良马,说“感谢赵大人为商队做主”。
洛阳边界的医疗营里,柳萱看着疫情渐渐平息,心里松了口气。她让人把剩下的草药分给百姓,教他们怎么煮水喝,预防痢疾。“柳夫人,”医女笑着道,“赵大人派人送来消息,说刘铮降税了,商队都走主商路了,咱们的医疗营也能撤了。”
柳萱点头,却还是有些担心:“刘铮这次服软,怕是暂时的,咱们还得留意他的动向。另外,登州的倭患还没解决,咱们的医疗营得随时准备着,万一海上有伤员,能及时救治。”
医女应下,又去收拾药箱了。柳萱走到营帐外,望着远处的商队,心里清楚——这次关税风波虽然平息了,但刘铮的威胁还在,倭人的威胁也还在,范阳的路,还得一步步走,不能有半分松懈。
夜色降临时,赵正回到潼关口的营帐。苏琬琬送来今日的商路报表——今日有二十支商队从主商路过来,关税收入有四百两银,比昨日多了一百两。“大人,洛范小径的修缮也在加紧,预计半个月后就能完工,到时候商队走起来更方便了。”苏琬琬笑着道。
赵正接过报表,满意地点头:“好,继续盯着商路和刘铮的动向,不能让他再搞出什么花样。另外,波斯铁匠那边有消息吗?弯刀和弩箭什么时候能造好?”
“刚传来消息,”苏琬琬道,“第一批弯刀已经造好了,有五十把,明日就能送到潼关口。铁匠说,要是材料够,每月能造两百把。”
赵正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干劲。
(第一百七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