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上的小龙虾,道:“如此的美味,竟是被人当做洪水猛兽,当真是浪费了。
本宫想着,若是将这小龙虾放在水塘里养着,是不是百姓的餐桌上也多了一道美食。”
徐延业:听出来了,良妃娘娘是想让自己帮忙宣传。
“徐家生意众多,至今还真就没有涉及水产这一行业。
良妃娘娘这一番话倒是给草民提了个醒。”
“回头草民就写一封书信托人送回徐州城,让家父建上一个水塘,专程养小龙虾。”
“徐公子头脑聪明、能精准的抓住商机,若是徐家不成为大宣首富,天理都难容!”
为了把小龙虾养殖推广下去,陆海棠夸张的夸赞。
徐延业笑了笑,谦虚道:“多谢良妃娘娘吉言,不过天外有天,徐家可不敢当大宣首富,徐家求的不过是家宅平安,人丁兴旺。”
“好个家宅平安,人丁兴旺!”徽宗帝突然的喝彩。
接着道:“回头朕便亲笔题字,制成牌匾,令人给你徐家送去。”
徐延业!
当即起身,一撩袍角跪下:“草民在此代我徐家一家老小谢皇上隆恩,吾皇隆恩浩荡,福泽绵长。”
“平身。”
徽宗帝对徐延业的反应很是满意。
“谢皇上。”
徐延业恭敬的性跪拜之礼,却没有起来。
而是道:“恕草民斗胆,还要多谢良妃娘娘提携之恩。”
表妹贵人娘娘说过,讨良妃娘娘开心,便是讨皇上开心。
定是良妃娘娘从中说和,如若不如皇上哪里会随随便便亲笔题字制成牌匾送给徐家。
皇上御赐亲笔题字,可是比祖上的传家宝还要珍贵。
“晋关城百姓有难,徐家不远千里前来相助,如此大善之举,自然是要提携。”
陆海棠也一本正经道。
“徐公子不必多礼,倒显得生分了。”
徐延业再次道谢,才提着袍角起身。
用过晚膳,又留下来喝了一盏茶,同陆海棠和徽宗帝说了徐家乌金石矿的开采及销售状况。
又将自己前去边城的目的同徽宗帝说了一遍。
边城同大汤、西凉接壤。
大宣同大汤已经签署友好合约,两国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贸易。
西凉虽然没有同大宣签署联盟合约,但为了经济贸易,大宣自然会放西凉百姓入城。
这样一来,徐家也就有了对外贸机的机会。
如此难得的机会,换做哪一个都不会错过。
而且还是良妃娘娘提议的,皇上自是会大力支持。
听了徐延业说出此次前去边城的打算,徽宗帝竟是笑了。
“如同爱妃所说,将来我大宣首富,必是徐家无疑。”
如此敏锐的跟上良妃的步伐,想要不富都难。
送走了徐延业,陆海棠才想起来:“怎么没看到皇姐?”
虽然把小婉一家接来宅子之后,长平公主都是带着小婉在自己屋里用膳,但每天都会过来坐上一会,说说话。
徽宗帝:“皇姐担心那个叫小婉的女娃认生,便同朕打了招呼,今个不过来陪朕和爱妃说话了。”
“不会是皇上把小婉吓到了吧。”陆海棠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还正常一些,一旦有外人在面前,就绷着脸色。
知道的是维持威严形象,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欠了你银子呢!
小婉才几岁,不害怕才怪。
陆海棠有些难以想象,要是徽宗帝自己有了孩子,会不会被他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