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自己被截胡的沈言着急的看向净身房的老太监。
那老太监却是看都不看他一眼,满脸的褶子笑成一朵菊花一般,正在送那杨嬷嬷。
沈言无奈,只得随后跟上。
宫墙高大,宫道狭窄。
沈言默默跟在杨嬷嬷身后,几乎觉得自己就走在永远也走不出的过道中。
除了偶尔路过走路连点声音都没得太监宫女,就再也没有人了。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的杨嬷嬷突然停下。
沈言一个没注意,差点撞到杨嬷嬷身上。
等到沈言站稳,这才发现杨嬷嬷正皱眉看着他。
“杨嬷嬷,怎么停下来?”沈言小心翼翼的问道。
“小春子,你几时进宫净身的?”
沈言只觉得汗都要滴下来了,低头看地,
“奴婢也不记得了,只记得跟一起净身的大伙在一块躺了好多天了。”
他现在慌得要死,不明白杨嬷嬷发现了什么。
“我看你走路姿态并无异样,身体已然大好了?”杨嬷嬷接着问道。
沈言恍然大悟,这是觉得自己走路没有那些太监的姿态?还是看出自己没受伤?
天知道那些太监挨了一刀之后怎么走路啊。
沈言急中生智,
“奴婢在家的时候无论受什么伤都恢复的很快,这次确实比其他人恢复的快一些。”
他只希望这话能够骗得杨嬷嬷的相信。
却不知道这话反而歪打正着了。
杨嬷嬷也不过心中略有疑问,并非真的怀疑,如若怀疑,她早就不动声色带着沈言去检查了。
更何况这儿是哪里,天下帝都,皇帝居所,有什么人敢那么大的胆子,让一个男人给混进来。
她见沈言回答的迅速,再看看沈言俊秀的面容,反倒是感慨。
如此人才,若是放在江湖,闯荡几年,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至于沈言说自己体质特殊,恢复较快,反而不放在心上。
当今大世,武道繁荣昌盛,奇人异事层出不穷,无数神异血脉流传之广源,散落民间,数不胜数。
“身体恢复的好就行,你既然进了皇宫,就要尽心服侍贵人,只要得了贵人赏识,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沈言一揖到底,
“多谢杨嬷嬷提点,小春子记得了。”
杨嬷嬷哪会在意一个小太监的感激,这样的小太监她带过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
只可惜大多默默无闻,死在这深远宫闱之中。
“行了,跟你多说几句话,反而耽搁了时间,快点走吧。”
又过了半刻钟,二人终于出了那长长的宫道。
沈言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大片亭台楼阁,出现在眼前。
诸多稍低一些的宫殿拱卫着正中间的一座大殿,大殿正中牌匾上写着坤宁宫三个大字。
这是终于到了地方。
整个宫殿繁花似锦,扫撒人员,不下二三十人。
更不说宫门之外垂手待命,等待贵人召唤的也有七八人。
杨嬷嬷并不朝着正宫,反而穿过庭院,去了一出偏僻小院。
那小院门口有两个小太监正在值守,看着比沈言还要小上几岁。
看到杨嬷嬷带着人来,一个人转头飞奔进了小院,另外一人却是马上迎了过来。
“杨嬷嬷,哪阵风把您老人家给吹过来了,小寿子已经进去通禀,您快请进。”
迎上来的小太监一脸的笑容,身子从没有抬起来过。
只是这声音听得沈言难以适应。
就好像一个大男人身体长大了,声音还是1213岁时候的样子,又比小孩子的声音多点粗声。
沈言却不知道,这种是尚未发育就净身了的太监,才会如此。
要是到了发育完成再净身,声音可比这难听多了。
杨嬷嬷好似习惯了这小太监的态度,也不在意,点点头就带着沈言进了这处偏房。
刚一进去,就见到那刚才报信的小太监跟在一个四十多岁大太监的身后走了出来。
杨嬷嬷终于有了些微的表情,带了一份笑意,
“邹大监,有礼。”
那邹大监面皮白净,下巴光滑的比脸还干净,看到杨嬷嬷施礼,赶忙拦住,
“杨嬷嬷少礼,若是有事,遣人吩咐一声便是,何必亲至?”
这杨嬷嬷好歹皇后面前近人,他万万是不愿意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