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摇,那个柳叶俏,燕子点水绕。
秋风起,草黄了,门口霜雪快来到,月亮照不到啊,我的小阿宝……】
“!!!”
“这是另一个版本吗?排比有点不一样?”
“但是也很合拍!”
“这个听着好歹快乐一点,让我来试着唱一下吧!”
“坐等楼上!”
“坐等加一!”
“点击连接,一键即听。”
“!!!!”
“好好听,好好听啊!!!!”
“怎么回事?怎么还是很悲伤?”
“因为这个音乐就很悲伤!”
“毕竟是东汉???????????”
“战乱哪有不悲的啊。”
“看的我都不想打仗了……”
“唉,那就放过那几个异族吧,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
异族:!!!
天降喜事!
感谢人族老祖宗!!!
【应该是在逃难。家迢迢路遥遥(离家遥远)。越往西走雁越少(应该是一语双关:
一指逃到了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地方;
二,雁古时代指书信,逃越远,关于家乡和家人的音信越来越少。
哥哥拉快快跑(应该就是明着写逃跑)。
春俏秋萧,一遭又一遭(说明逃的时间久,灾难时间跨度长)。
我的小纸鸢不见了(纸鸢的话更可能是一种太平生活的意向。是童年、快乐和家园的象征,隐喻了战乱中美好童年的骤然终结和一切珍贵事物的丢失。)
因为小孩子还小,不懂得是在干嘛,以为是在玩,所以曲调略带欢快,以喜更衬悲情。觉得对的请说妙手回春啊大夫[抱抱你]】
“……”
“本来就觉得慌慌的,看了讲解,觉得更慌了!”
“更绝望了!”
“如果说纸鸢是代指的话,感觉世界都灰暗了起来!”
“那小姑娘该怎么活呀?哥哥痛不痛啊????????????”
“小嘴巴!”
“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
“妙手回冬啊,庸医!”
“看完了,看完尸体凉凉的!(微笑)”
“看完我嘎巴一下死这了???????????”
【“小孩放风筝”这种活动只会出现在太平年间,小纸鸢不见了,也是再说太平不见了,这种通过微小事物反映巨大悲剧的手法,非常符合优秀民谣的特征。】
“民谣……”
“所以,老祖宗你的民谣都是这种吗?”
“痛!太痛了!!”
“坏了,这个是真痛了!”
“???????????”
【无忧无虑的小女孩被哥哥拉着逃命,她还以为是在玩呢,这样苦难的日子过了一春又一秋,小女孩长大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纸鸢代指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额啊!(受击音效)”
“不要再分析了,不要再分析了!”
“越分析越痛,越分析越想哭!”
“真的!好难过!”
“孩子的童真在残酷的现实里被碾的粉碎……”
“哥哥拉着我的手~他说快快快快跑~”
“你要杀了我吗?朋友?”
“你要把我凌迟了吗?朋友”
“哎,盆友~心脏给一下的,给我攥的揪揪的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