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三月,山花烂漫,天玄宗山门依旧森严如铁。
山下,一个瘦弱少年挑着箩筐,气喘吁吁地走在陡峭山道上。箩筐里不是宝物,也不是灵石,而是一大筐——猪粪。
这少年正是秦长生,年方十六,爹娘早亡。别人穿道袍,他穿麻衣;别人炼灵丹,他挑夜壶。要论这天玄宗谁最不修边幅、最不近仙道,他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小长生,快点快点!猪圈那边堵了,赶紧把这筐送过去!”
后山杂役头领老李一嗓子,把他从神仙梦里拉回了粪味现实。
“来了来了——”秦长生哼哧哼哧加快脚步,脚底一滑,“扑通”一声,连人带粪顺坡滚下去。
“哎哟——我这仙胎骨格……怕是废了!”
他满身臭气躺在地上哀嚎,几个路过的杂役弟子看见,笑得差点岔气。
“你看看这秦长生,哪像个修仙苗子,倒像是猪圈里蹦出来的妖兽转世!”
“别这么说,人家也是天玄宗的一员——‘粪道传人’。”
秦长生鼻尖滴着猪屎,望着天玄宗的天空,心里飘过三个问题:
第一,我是谁?
第二,我怎么会在这?
第三,我是不是……真的比猪还不如?
三个月前,他还是秦家庄一个规规矩矩的废柴。灵根测试那天,鲁师兄说他是“灰灵根”,结果秦家大喜,要把他送进天玄宗,拍着胸脯说:
“长生命好啊!能入仙门,祖坟都冒烟了!”
秦长生现在总觉得——那烟,多半是他们烧纸烧的。
“喂,秦长生,你刷完鸡舍没有?”
“刷完了。”秦长生抱着破木桶,衣袖都湿透了。
“那就滚去茅厕!”
“……上还是刷?”
“刷!老子昨晚吃了八碗猪油拌饭,今天气势如虹!”
秦长生叹了口气,提起刷子转身走了。他觉得,他这辈子跟“刷”字真是有缘,刷碗、刷锅、刷马桶,唯独没刷出仙缘。
天玄宗有一万多杂役弟子,个个都想修仙。
然而杂役终究是杂役,地位还不如内门弟子养的猫。
秦长生住的是后山最边上的一间茅屋,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晚上睡觉有两种可能:被风冻醒,或者被耗子咬醒。
住在他隔壁的,是位貌美如花、嘴碎如锯的女杂役,名叫林若烟,一开口,三里地的麻雀都得让路。
林若烟有句名言:“灵根不重要,重要的是脸皮够厚,嗓门够大,师兄面前眼泪一掉,饭就来了。”
她每天的饭碗里总能多出一勺肉末,传言靠的是每天三声“表哥”。
“表哥你今天好帅啊,走哪儿都能迷倒小仙女。”
“表哥,我今天就吃了一点点,连半碗饭都没舍得添。”
“表哥,我心里堵得慌,能不能靠你肩上歇一会儿?”
表哥是谁?没人知道。反正不是她表哥。
“秦长生,你是不是又偷看沈师妹洗衣服?”
“冤枉啊!”秦长生正在河边洗菜,差点把头按进盆里,“我根本没看!我只是看到她了而已!”
“看到还不算看?你小子心里有鬼!”
秦长生仰天长叹——进了天玄宗杂役院三个月,他一无长物,二无靠山,三无前途,唯一还算齐全的,就是眼睛。
可惜连这双眼睛都不能随便使。
天玄宗杂役院有“三位仙子”:沈清秋、唐婉儿、苏明媚——合称“杂役三花”,更有好事者私下起了绰号,叫“冰、狐、艳”。
第一位,沈清秋,她便是那“冰仙子”,冷得像冰窖里的剑,眼神能把人冻成狗。她是杂役院唯一能把衣服洗得比晒的还干净、头发梳得比新扫的地还整齐的存在。
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六点洗衣,七点挑水,八点练剑,午时准时走一圈,只需一句轻飘飘的“滚开”,堪比雷法神咒,凡人闻之魂飞魄散。
杂役院中无人敢欺她,不是因为她背景深不可测,而是她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尿裤子。
她不说废话,只说一句“走”,你便得走;她若多看你一眼,那不是心动,而是你命不久矣。
秦长生每次路过她三丈之内,都要提前屏气凝神,低头快步,生怕被她视线扫到,一身气血直接结冰。
第二位,唐婉儿,笑若春风,语似细雨,看谁都温柔。她被誉为“微笑天仙”,“后山初恋”。坊间传言她心思细腻、知书达理,当然也有人说她心机深藏,不过,秦长生连她的衣角都没摸过,更别说认识。
至于第三位,则是苏明媚。此女一笑百媚生,两笑人骨酥,三笑……那基本就是劝你把魂还回来了。她最擅长的法术叫“明媚一笑”,谁被她正眼一瞟,便会双腿发软,战斗力归零。她曾因一句“秦长生,帮我打桶水好不好嘛~”成功使秦长生连人带桶跌进井里,成为那月杂役院的最佳笑柄。
秦长生缩着肩膀,一边洗菜一边回忆:他至今来仙门三月,洗过一百次茅厕,挑过八十担水,挨了二十七次打,捡了四次死老鼠,唯一被人夸的一次,是他说了一句“您慢走”。
夸他的人,是厨房砍菜的老李头——瘸了一条腿,脾气像狗,杂役们都背地叫他“瘸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