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这个人贩子就没断过,每个时代都有,只能是我们做家长的多留心。”
秦父秦母之前一直待在村里,家家户户的孩子,基本都是抱团一起玩。
出去玩的话,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还有十几岁,二十来岁的,不上学没娶媳妇儿的,也跟着孩子们一起玩。
很少会有人贩子拐孩子,但是也有。
秦父感慨道,“大河小时候,隔壁村里就有丢孩子的,找不回来了。”
老一辈的人,很多连镇上都没去过。
谁知道那些杀千刀的拐子,把孩子带哪儿去了。
秦母想了想,“其实,要我看,代沟不代沟的,还是得看老一辈人对社会发展的接受程度。”
“就好比我跟你爹,我感觉我们跟你们就没啥代沟。
“你们说去蓉城,我们就听你们的,来首都也听你们的,你们说想干生意,我们就跟着忙活。”
“反正我感觉,只要孩子有本事,听孩子的准没错!”
她现在整天听孩子们絮絮叨叨,时不时背课文,讲一些大道理。
别看她没上过学,不识字,懂的可不少呢。
姜雨眠一直都觉得,秦父秦母虽然没啥文化,但是从来没有拖过后腿。
只要是他们想做的事情,两位老人都是无条件的支持。
而且平时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姜雨眠也没觉得有什么代沟,反倒有时候,秦父秦母还能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帮他们拍板做决定。
有时候,一个家族能发展起来,也不能只看孩子有没有本事。
还要看长辈有没有那个能力,做个领导者。
在孩子们遇到一些事情解决不了的时候,能给予帮助。
如果帮助不了,那也不要拖后腿。
反倒是有些老人,认为自己活了一辈子,吃的饭比孩子们吃的盐都多。
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让孩子们事事都听他的。
一味的斥责和打压孩子,折断了孩子的翅膀之后,还要怪孩子没有邻居家的谁谁谁有出息有本事,还孝顺。
秦父说起这些的时候,也颇为有些感慨。
“其实,当初秦川上战场的时候,我也担忧害怕过,后面他在蓉城军区之后,我们还想着,让他早点退下来,回家结婚生子呢。”
“当时就觉得,大河都结婚了,那大勇都满地跑了。”
“秦川都还没有去相亲呢!”
“那个时候哪里能想到这么多啊,就是担心,这年龄大了到时候要是退伍回来,再找不到媳妇儿咋办!”
姜雨眠没想到,就秦川这一表人才的模样,竟然还能发愁找对象的事情。
“那他怎么说?”
按照时间来算,当时秦川应该已经是团长了。
他会很有主见和想法,不会轻易被别人所影响了。
秦母笑着道,“他说,他要娶就娶最漂亮的,然后没多久,就跟我们说,他相亲了,我估摸着,应该就是和你相亲的。”
姜雨眠算了算日子,应该也差不多。
“等他下次回来,我诈一诈他,看他有没有什么忘不掉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