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眠,沈枝,许招娣三人端着炸好的萝卜丸子回去,姜雨眠趁热吃了不少,回家的时候,丸子外面已经不酥脆了。
不过,好长时间没吃过了。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你拿几个,我拿几个,很快一箩筐的丸子就见底了。
秦勇现在正是最能吃的时候,恨不得一顿能炫好几个大馒头,更别说这么小的萝卜丸子了。
敞开了吃,估计能吃一箩筐。
秦勇看这一箩筐的萝卜丸子已经没剩下多少了,就赶紧停住不再吃了。
生怕弟弟妹妹们不够吃的。
许安瑶最小,大家都让着她,每个人吃一个,都会拿起来一个放在她面前的碗里。
她又吃的最慢,到最后,碗里堆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碗。
大人们围在桌子外围说说笑笑,就看到许安瑶捧着一大碗萝卜丸子,步伐不稳的朝着许招娣走去。
奶声奶气的说着,“妈妈,吃。”
哎。
许招娣笑着从孩子手里,接过碗,“谢谢瑶瑶,瑶瑶真乖。”
今年最热闹了。
五个孩子,七个大人,吃饭都得分两桌。
年三十的晚上,聚在一起,秦母,沈枝和许招娣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折腾出八个菜。
姜雨眠就负责坐在门口,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别磕着碰着,哭哭啼啼。
然后,再和她们聊一聊家长里短的八卦,主要就是李桂花家里的事情。
秦大河和秦父坐在那里编筐,之前只是教大院里的人一起编。
现在编出来的,可以拿到厂里,检验合格,就可以换钱。
秦父干的那真是非常有动力了,有一种,自己也是能拿工资挣钱的感觉。
还时不时对着秦大河指点两句,秦大河:“……爹,你越说我越不知道咋弄了,我从小跟着你编到大了,三十年了,你这点手艺,我都学完了!”
劈柴的秦川,听着两人的絮叨,像是又回到了还没当兵之前。
大哥也是这么跟爹絮絮叨叨。
爹也想教他编,说这不管啥时候,都是一门手艺。
起码饿不着。
可是他就不想编,他觉得编这个没啥用,这辈子也没啥出息。
到最后,闹饥荒的时候,也没人要箩筐了,秦父望着编出来的一大堆箩筐,整天唉声叹气的时候,他气急怒怼了一句。
“你不是说饿不着吗!”
现在想想,还是太年轻气盛了,那个时候他多大,好像,13,还是15来着?
反正是不懂事儿的年纪。
听说,老爹因为他那句话,很多年没再编筐了。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三十。
大年初一,一早吃完饺子,许招娣就先带着许安瑶去给李桂花拜年。
姜雨眠想着,反正早晚也得去。
正好带着孩子们一起,崔营长也等着呢,陪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闹了一会儿。
也让自家大儿子和秦勇各种比试了一番。
许招娣在屋里和李桂花聊会儿天,姜雨眠则是坐在一旁,吃花生,嗑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