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姜雨眠也给她送了一些药,熬药的灵泉水,也缓解了一些症状。
不过,大概是因为上了年龄的缘故,孟婶这几年,已经不怎么喜欢出来溜达了。
今天出来找她真是难得。
秦母搬了张小桌子放在院子里,端了点瓜子点心,还冲了红糖水,“你们坐着聊,我去小菜地择点菜去。
“他婶子,中午别走了,在这儿吃,没啥好的,我擀个面条行吗。”
她要是说炒几个菜,孟如玉可能站起来就想走,一听说擀面条,孟如玉就笑着道。
“行!我就爱这一口,青禾买的那什么挂面,我觉得,就是没手擀面好吃。”
等秦母走了之后,她扭头瞅了一眼,“你公爹呢?”
姜雨眠笑着道,“去送孩子上学了,等回来的时候,估计路过前院,会在树底下教大家编竹筐。”
既然说到了竹筐,孟如玉也就很自然的聊起了今天过来的目的。
“小姜,咱们家属院这几年,一再扩建,来的家属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工作,没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总是因为一些琐事拌嘴吵架。”
“我想着,咱们能不能,把没有工作的家属聚集起来,以咱们家属院的名义成立个小作坊,把咱们编的筐,纳的鞋底,给孩子做的虎头鞋,虎头帽之类的,拿去城里的供销社卖?”
嗯……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姜雨眠之前也很想这么做,只是她觉得,没钱的时候倒还好,真到了分钱的时候,肯定又会有层出不穷的事情。
她的身份实在是尴尬,现在家属院来了新的随军家属,还有人介绍她的时候,会说“那可是从沪市来的,资本家大小姐!”
所以,关于作坊的事情,她实在是不敢掺和。
不到上面允许个体户经营的政策下来,她都不敢去想做生意的事情。
孟如玉知道她的顾虑,“小姜,我知道你的担忧,这件事情由我出面,以家属院的名义成立集体的,我会向上面打申请报告。”
“我今天来找你,主要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和建议,顺便,也找你取取经。”
“你放心,你好好上你的班,就给我们当个军师就行。”
姜雨眠捧着茶缸忍不住的勾起了唇角,“孟婶,其实你心底已经有了主意,不是吗?”
来找她不过是因为,之前从未弄过这些事情,心里没底。
“竹筐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好的竹筐买一个回去,能用很多年,供销社进一批货,需要好久才能销售完。”
“婴儿的虎头鞋虎头帽这些,其实,家家户户的老人,差不多都会做,即使是城里人,也未必舍得花钱买。”
“如果真的想搞个小作坊的话,或许可以想点别的出路。”
孟如玉就知道,来找姜雨眠,她一准有新奇的点子等着呢。
姜雨眠想到了往后会流行起的,小脚裤,喇叭裤,花衬衫,这些,和现在这个时代潮流不符合,而且,有些材质,也不是他们能买到的。
买来的布,手工做出来的东西和大厂出的还是有一定差别。
至于各式各样的头花,这个也干不长久,需要超快的推陈出新,而且,一旦她们做出来新款式。
市面上很快就会有工厂仿造,人工缝制肯定赶不上厂里的机器生产。
这个,确实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