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慢看济公传 > 第222章 金山寺永寿施妖法 小昆仑赌气找济公

第222章 金山寺永寿施妖法 小昆仑赌气找济公(2 / 2)

孙道全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神童子褚道缘,一位与济公颇有渊源的青年道士。褚道缘见孙道全败退,又瞧见殿内妖气弥漫,不由分说,探手从兜囊中取出一件宝贝,名曰“八宝装仙云光袋”。他手掐诀,口念咒,将宝袋望空一抛,那袋子见风即长,放出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一股无可抗拒的吸力瞬间罩住了千载长修。

那妖僧在供桌上还想挣扎,却如陷漩涡,身不由己,滴溜溜被收入袋中。褚道缘用手一指,宝袋收紧,落回手中。

“倒出来瞧瞧,是个什么怪物在此作祟。”褚道缘说着,将袋口向下倾抖。

只听“噗通”一声,一物跌落在地,哪还有什么黑脸和尚,分明是一条丈许长短、遍体黑鳞、头生独角的巨大驼龙!这驼龙被宝袋仙气所伤,萎顿在地,一时难以变化。

褚道缘用剑指着驼龙喝道:“孽畜!你不在江中修行,竟敢幻化人形,亵渎佛殿,伤害僧众,该当何罪!”

原来,这其中另有一段因果。这金山寺脚下,原本并无今日这般热闹的买卖街市。是金山寺的老方丈见寺中数百僧众坐吃山空,日用浩大,便出资修建房舍,租赁给商户,既方便香客,也增庙产。又打造了四十艘渔船,租与渔民,并立下规矩,凡在此段江面捕鱼者,皆需向寺庙缴纳鱼税。此举虽增加了收入,却终日网罟不断,伤及水中生灵无数。

那万年永寿,本是奉命镇守此段江口的一条得道老蛟,眼见水族子孙被渔民捕捞甚多,心中积怨已久。今日之怒,实非无端寻衅,乃是迁怒于金山寺的方丈。恰逢郭顺用激将法,他便顺势派弟子前来灵隐寺搅闹,意在显示威风,也有试探之意。却不料碰上褚道缘这克星,被一举成擒。

褚道缘见驼龙现出原形,萎靡不堪,心生一丝怜悯,叹道:“念你修行不易,今日暂饶你性命。此后当恪守本分,潜心向善,若再敢为非作歹,定不轻饶!去吧!”

那驼龙如蒙大赦,勉强挣扎起来,驾起一阵腥风,歪歪斜斜地飞走,回金山寺报信去了。

恰在此时,灵隐寺山门外,传来熟悉的趿拉鞋履声,伴随着嘻嘻哈哈的腔调:“哎呦呦,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和尚我才走了几天,家里就这般热闹?”众人回头,正是济公和尚,脚步踉跄,摇着那把破蒲扇回来了。

只是,济公此番归来,为何迟了一步?原来他途中另遇一事,牵扯出一段善人之家的离奇公案。

就在济公从常州府办完事,一路餐风饮露返回杭州的途中,行至金家庄附近时,他猛一抬头,但见一股浓重的妖气夹杂着冤抑之气,直冲云霄。和尚以天眼通稍一观瞧,便知端倪。此处庄主金好善,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斋僧布道,恤老怜贫,人称“金菩萨”。然而,数日前,他家那位年方十八、一心只知攻读诗书的独生公子,却在自家庄园的书斋内离奇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金员外悬赏重金,四处寻找,至今杳无音信,阖家愁云惨淡。

“阿弥陀佛,”济公搓着脖子上的泥垢,喃喃自语,“善哉善哉。这等人家,合该逢凶化吉。和尚我既然撞见,岂有不管之理?”

于是,和尚拐上了通往金家庄的小路。到了金府门前,那气派的门楼也掩不住府内的惶惶之气。看门的管家见是个穷和尚,本欲驱赶,听和尚自称灵隐寺济颠,且言知公子下落,虽见其褴褛,将信将疑,还是进去通禀了。

正愁得水米不进的员外金好善,一听“济颠”二字,如同溺水之人抓到稻草,鞋都来不及穿好,便踉跄奔出,将济公迎进府内。

客厅之中,摆设典雅,字画古玩,皆显主人品味。金好善虽心急如焚,仍强打精神叙礼,只见他年约五旬,面如古月,慈眉善目,此刻却憔悴不堪。

“圣僧啊!”金好善未语泪先流,“小儿一向安分守己,只在北庄花园静读,前日竟凭空不见!求活佛慈悲,指点迷津!”

济公啃着员外奉上的水果,含糊道:“莫急,莫急。令郎性命无忧,只是被些污秽东西缠住了。今夜三更至五更,和尚我准保给你个全须全尾的儿子回来,让你们父子团圆。眼下嘛,先摆上酒饭是正经!”

金好善虽觉这和尚言行怪异,但名头在外,只得依言吩咐备斋。席间,济公正风卷残云,忽然猛地打了个冷战,他放下鸡腿,掐指一算,嘿嘿冷笑:“好东西!还真会挑地方藏!少时和尚就去找你耍耍!”

金好善忙问端详,济公却只摆手:“天机不可泄露,员外静候佳音便是。”

酒足饭饱,济公拍拍肚皮,起身告辞,言说要去搭救金公子。他摇着破扇,趿拉着鞋,歪歪斜斜地出了金府,看似醉步蹒跚,眼中却闪过一丝洞察一切的锐光,径直朝着庄外那妖气源头之处而去。

此时,灵隐寺中,褚道缘、孙道全等人正围着济公,七嘴八舌讲述方才驼龙闹寺之事。而金山寺那边,万年永寿见徒弟带伤逃回,又该如何反应?金家庄外,济公将要面对的,又是怎样的精怪邪祟?两线风波,皆系于济公一身。这正是:妖蛟寻衅搅禅林,活佛妙手解迷津。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