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慢看济公传 > 第185章 解强盗同至常州府 为故友涉险入贼巢

第185章 解强盗同至常州府 为故友涉险入贼巢(1 / 2)

江阴县衙的大堂之上,气氛肃杀。知县高国泰端坐案后,眉峰紧锁。堂下跪着的三个贼人——郑天寿并两个和尚,虽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眼神却仍带着几分江湖人的悍气。只是当他们瞥见坐在大堂一侧太师椅上,那个穿着破旧僧袍、似笑非笑的和尚时,那点悍气便如冰雪遇阳,瞬间消融,只剩下难以掩饰的惶恐。

济公禅师半眯着眼,手里慢悠悠地摇着一把破蒲扇,仿佛眼前不是审讯叛逆的公堂,而是自家庙门口晒太阳的闲适所在。

高国泰惊堂木一拍,声沉如水:“郑天寿!尔等所作所为,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大刑伺候!”

郑天寿浑身一颤,偷眼瞧了瞧济公,见那和尚嘴角似有若无地噙着一丝笑意,他心头冰凉,知道在这位活佛面前,一切隐瞒都是徒劳。他磕了个头,嗓音干涩:“回……回禀大老爷,小的不敢隐瞒。小人郑天寿,与这两个秃……和尚,都是奉了慈云观祖师爷之命,出来……出来诓人入伙的。”

“慈云观?”高国泰眉头皱得更紧,“细细说来!是何所在?有何图谋?”

郑天寿咽了口唾沫,道:“慈云观在常州府西面平水江的卧牛矶上。观主是位道爷,法号赤发灵官邵华风。他……他有一件厉害的宝贝,叫什么‘乾坤子午混元钵’。观里有五殿真人,三十二位采药仙长,三十二位巡山仙长,还有候补真人若干。更有一个‘熏香会’,网罗了三百六十位绿林好汉。在外,还设了七十二座黑店,五百只黑船,专干那无本钱的买卖。”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如投石入水,激起千层浪,“祖师爷……不久便要起事,夺取大宋的江山社稷。”

高国泰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身子不由前倾:“此话当真?我且问你,月前西门外八里铺,那户人家门窗完好,却死了两条人命,被盗黄金百两,可是你所为?”

郑天寿把心一横:“是小的做的。那夜我去窃盗,被事主发觉,呼喊起来,我……我一时情急,便下了毒手。”

高国泰又讯问两个和尚,所供皆与郑天寿吻合,还将假道姑崔玉之事一并吐出。高国泰面色凝重,吩咐书吏将口供录好,让三人画押,随即下令:“将一干人犯钉镣收监,严加看管!”

“阿弥陀佛。”一旁的济公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高知县,你这监牢,怕是关不住这几尊‘大神’哟。”

高国泰忙拱手:“圣僧有何高见?”

济公晃着破扇子:“这几个贼厮,都学了点左道旁门的遁术,寻常牢狱,说跑也就跑了。你这七品官,担得起走脱钦犯、尤其是这等谋逆重犯的干系吗?”

高国泰额头见汗:“这……请圣僧指点迷津。”

“简单。”济公站起身,掸了掸破僧衣上的灰,“你赶紧备轿,点齐得力衙役,多带兵刃。把这四个贼胚,连同那个假道姑,一起捆结实了。贫僧陪你走一遭,将他们解往常州府衙门。差事交到你的上峰顾国章顾太守手里,你这儿的千斤重担,不就卸了?”

高国泰如蒙大赦:“圣僧所言极是!下官即刻安排!”

片刻之后,县衙门口人马齐备。高国泰恭请济公上轿,济公也不推辞,弯腰钻进官轿。轿夫起轿,一行人押着囚车,出了江阴县衙,径奔常州府而去。

轿子刚行不远,街上的百姓便觉得稀奇。那顶四人抬的官轿,底下怎么好像还有两只穿着破草鞋的脚在跟着节奏“踢踏踢踏”地小跑?有眼尖的孩童指着喊:“快看!那轿子底下有脚!是和尚的脚!”

轿里的高国泰也听见了草鞋摩擦地面的声响,觉得轿子轻飘飘的,心下奇怪,连忙吩咐落轿。他掀开轿帘一看,哭笑不得——只见济公好端端地坐在轿子里,只是这轿子的底板不知何时掉了,和尚的两条腿正从窟窿里垂下来,刚才竟是跟着轿夫一路跑来的!

“圣僧,您这是……”高国泰一脸茫然。

济公从轿子里钻出来,捶捶腰腿,埋怨道:“高知县,你这轿子可真真冤苦了贫僧!累得我这一身臭汗。跑得快了吧,前头挡着;跑得慢了吧,后头兜着。还不如我这两条腿走着舒坦!不坐了,不坐了!”

高国泰一看轿底,对着轿夫呵斥:“混账东西!怎的如此不当心!”

轿夫们委屈道:“老爷明鉴,起轿时还好好的,谁知……”

济公摆摆手:“罢了罢了,给贫僧换匹马是正经。”

高国泰赶紧让人牵过一匹温顺的马来。济公翻身上马,姿势竟颇为利落。一行人这才重新上路,加快脚步,赶往常州府。

抵达常州府衙时,已是午后。门子通传进去,不多时,里面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新任常州知府顾国章竟亲自迎了出来。原来这顾国章此前在绍兴任上,曾得济公相助化解白水湖妖患,深知圣僧神通。一听是高国泰押解人犯至,更有济公同行,哪里还敢怠慢。

“圣僧!一别多时,不想在此相见!顾某有失远迎!”顾国章抢步上前,对着济公便是一揖。

双方见礼毕,高国泰将公文案卷呈上,把事情缘由详细禀明。顾国章听后,面色严峻,让高国泰先回江阴县衙理事。

送走高国泰,顾国章将济公请入后堂看茶,问道:“圣僧,方才听高知县所言,那慈云观妖道邵华风,竟有如此大的势力?此事关乎社稷安危,下官该如何处置?”

济公呷了口茶,不答反问:“顾大人升任这常州府,感觉此地民风如何?政声可还顺畅?”

顾国章苦笑:“不瞒圣僧,弟子履新不久,诸多事务尚在熟悉。至于声名……自己如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