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二道眼见数代基业毁于一旦,只抢救出摄魂瓶,恨得咬牙切齿,认定是“梅花真人”主使,打听到其落脚王府,便气势汹汹前来寻仇。
孙道全对闻声出来的陈亮、雷鸣(已稍缓)低声道:“祸事来了。你二人速从后窗走,此事由我一人承担。”
雷鸣虽虚弱,却挣扎道:“师兄,祸是我二人惹的,岂能让你顶缸?”陈亮也道:“要死一起死!”
孙道全决然道:“休要逞匹夫之勇!你二人伤势未愈,绝非其敌手。我自有道理,快走!”说罢,不由分说,将二人推入内室,自己整了整道袍,坦然出门。
门外,董太清、张太素双眼喷火。孙道全一见,拱手道:“二位道友,此处非讲话之所,你我之事,莫要惊扰凡俗,可敢随我去个清静所在,分说明白?”
张太素怒极反笑:“好!看你耍什么花样!带路!”
三个老道各怀心思,直奔城外天台山下。陈亮与雷鸣岂肯让师兄独往?强忍伤痛,悄悄越墙而出,远远尾随。
到了天台山下,天色已明。张太素逼问:“孙道全,有何遗言,快说!”
孙道全依旧和气:“二位道友,此事皆因摄魂瓶而起。不如这般,你将宝瓶予我,我请王员外为你重修庙宇,再奉上香资,那蓝脸、白脸之事就此揭过,你我同属三清一脉,何必自相残杀?”
董太清暴跳如雷:“呸!说得轻巧!烧我祖庭,此仇不共戴天!今日定要取你性命,以泄我恨!”说罢,“沧啷”一声抽出宝剑,分心便刺!
孙道全竟不还手,只是闪展腾挪,口中连连告饶:“道友息怒!千错万错,皆是我的错!我给二位磕头赔罪还不行吗?”他身法灵动,董太清一时竟奈何他不得。
张太素在一旁面南而立,冷眼旁观,见孙道全只躲不攻,口中不住咒骂:“今日非将你碎尸万段,难消我心头之恨!”
此时,潜伏在北面巨石后的雷鸣,见师兄一味忍让,二妖道却咄咄逼人,尤其是那张太素背对自己,毫无防备,想起昨夜毒打之仇,怒火中烧,对陈亮低语:“三弟,你瞧那背朝我们的妖道,实在可恨!我且摸上前去,结果了他,为二哥报仇!”
陈亮刚要劝阻,雷鸣已悄无声息地潜行过去。那张太素全神贯注于场中打斗,哪料身后杀机已至?雷鸣瞅准时机,猛地跃起,手中单刀寒光一闪,力劈华山!
“噗嗤!”一声闷响,血光迸现!张太素一颗头颅竟被齐肩砍下,滚落在地,无头尸身晃了晃,扑倒在地!
董太清眼见师兄顷刻毙命,惊骇欲绝,指着孙道全尖叫:“好哇!孙道全!你果然与他们是一党!竟敢杀我师兄!我与你们拼了!”挥剑便要拼命。
雷鸣、陈亮也跳将出来,与孙道全呈三角之势围住董太清。正当三人欲合力诛杀此獠时,怪事发生了!
地上张太素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忽然骨碌碌滚动起来,继而“嗖”地一声飞起一丈多高,如同流星锤一般,照着董太清的脑袋狠狠砸去!
董太清吓得魂不附体,慌忙闪躲,惊叫道:“师兄!你死得冤屈!莫要闹鬼!师弟我定为你报仇!”话音未落,那人头再次飞起砸下,如此往复,追着董太清打,弄得他狼狈不堪。
孙道全眼尖,瞥见西边山石后露出一个小和尚的光头,正鼓着腮帮子使劲吹气呢!不是小悟禅又是谁?原来济公早已算定徒儿们有此一劫,命悟禅前来接应。悟禅赶到时,正见雷鸣杀人,便施展神通,以气驭头,戏弄董太清。
孙道全忙喊:“小师兄,快来助阵!”
董太清也发现了悟禅,怒骂:“哪里来的小妖僧,敢戏弄道爷!”
悟禅嘻嘻一笑,也不答话,对准董太清,鼓起胸膛,猛地一吹!一股无形罡风骤起,董太清顿觉身不由己,如同断线风筝般被吹起一丈多高,又重重摔落在地,跌得七荤八素。
未等他爬起,悟禅又是一口气吹去,董太清再次被吹飞摔落。小和尚玩心大起,竟将这妖道当成了皮球,吹起落下,不亦乐乎。
正当董太清被摔得骨软筋酥,命悬一线之际,忽听山坡上传来一阵清越悠扬的歌声道情:
“山中清,山中清,万缘不到好修行。眼前浮云倾富贵,崖下流水无困穷。是是非非不管我,长长短短没人争。惟有一时动情处,岭头一曲古英风。”
歌声中,一位老道大袖飘飘,踏歌而来。众人循声望去,除悟禅外,孙道全、雷鸣、陈亮皆吓得脸色煞白,暗道一声:“苦也!”不知来者是哪路神仙,是吉是凶?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