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回到住处后,气的直跺脚:“好个方天靖!好个晁天王!竟这样暗中算计我!”
花荣劝说道:“公明哥哥息怒!虽分了七军,但前军却是实力最强的。况且朱仝、李俊虽各领一军,毕竟也是江字营走出去的人。”
戴宗却忧心道:“只怕经此一事,朱仝和李俊会有二心,说不想得到更大的权力呢。”
扪心自问,要是给他一军统领之职,他也经不起诱惑,好怀念之前在江州牢城营当老大的日子。
就在宋江与花荣、戴宗抱怨的时候,方天靖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徐宁、杨雄、裴宣等心腹头领齐聚一堂,庆祝今天的胜利
徐宁笑道:“方统领此计大妙!这下可是大大削弱了宋江的势力。”
杨雄却谨慎的说道:“宋江他今日虽然表面顺从,内心里肯定不甘心,我们要防备他使坏。”
方天靖点头应道:“杨雄兄弟说得对。七军初立,需尽快整编,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特别吩咐徐宁道:“徐宁兄弟,以后你独领右军,那里有不少降兵,你可要稳住!”
……
接下来的日子,七军开始整编,梁山泊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宋江果然开始暗中活动,频频约见朱仝、李俊二人,试图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朱仝却婉拒了宋江的拉拢。
“公明哥哥放心,朱某自当尽心统领左军,决不让天王和公明哥哥失望。”
他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拖字诀贯穿始终。
他的左军涵盖了之前三营的头领,成分最复杂,整顿起来也最头疼,好在原来天字营和靖字营的头领非常配合。
左水军李俊也表示:“水军独立成军那是好事,可以专心水战训练。公明哥哥不必多虑。”
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水浒原著中带着兄弟下南洋,最后还称王称霸。
宋江接连碰了软钉子,心中非常不痛快。
数日后,戴宗带来了一个消息,高俅官复原职。
晁盖急召众头领商议。
方天靖率先发言:“高俅此人心胸狭窄,三败于梁山,必定想着破坏招安,我们不可不防。”
宋江却说道:“既然我们已经接受招安,高俅若从中阻挠,便是违背圣意。我们自当奏明朝廷,请旨制止。”
吴用摇着那把破羽扇说道:“公明哥哥此言差矣。高俅可是官家身边的红人,他的话比我们分量重。我们不得不防。”
果然,没过几天朝廷的旨意就到了梁山。
官家赵佶命枢密院派人点验梁山忠义军整编情况,由高俅亲自带队,率一万禁军前来。
明眼人都看出,这所谓“点验”实为试探梁山虚实,高俅更会借机生事。
方天靖提议道:“让七军严阵以待,示之以威,让高俅知难而退。”
开玩笑,一万禁军还不够他后军吃的,吓都能吓死他。
宋江却主张以礼相待,避免冲突。
最后晁盖还是采纳了方天靖建议,令七军整军列阵,展示军容。
三日后,高俅率军到了梁山泊。
见到水寨连绵,战船齐整;岸上七军阵列严整,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声势浩大。
高俅那是一个胆战心惊,原以为梁山受招安后会贪图享乐、军心涣散,不曾想反而更加精神。
点验过程中,高俅则故意刁难,指责各军人数与上报不符。
方天靖当场反驳:“高太尉有所不知,七军初立,仍在整编。”
意思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整编完成,以前的兄弟也不能说裁九裁,总要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