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留还是不留(2 / 2)

他本不欲与这些地方势力过多纠缠,但转念一想,日后若要成事,少不了士绅支持。

何况他即将撤离苏州,也需要有人维持秩序,不致城池大乱。

“请他们到知府衙门正堂。”

知府衙门正堂上,方天靖换上一身干净布衣,端坐堂上。

“各位不必多礼,请坐。”

方天靖语气平和,“方某乃江湖草莽,不惯官场客套。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几位老者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先开了口。

“方头领,老朽杜望之,蒙乡邻看重,推为代表。今日前来,一是感谢义军入城后秋毫无犯,二是想请教方头领,对苏州城有何打算?”

方天靖微微一笑:“杜翰林是怕方某占着城池不走吗?”

几位老者脸色顿时白了。

杜望之连忙摆手:“不敢不敢!老朽只是...只是...”

“直言无妨。”

方天靖道,“方某行事,但求问心无愧。苏州城我不会久占,朝廷大军不日即至,我自会离去。”

“但是有句丑话说在前头。”方天靖话锋一转。

“方某虽走,却不愿见苏州百姓再受谭稹、朱汝贤之流荼毒。我走之后,城中秩序还需各位耆老乡绅共同维持,待朝廷新任官员到任。”

杜望之起身拱手:“方头领深明大义,老朽佩服。只是那谭稹若回来...”

“谭稹丧城失地,自身难保。”

方天靖冷笑,“朝廷不治他的罪便是万幸,岂能再委以重任?诸位放心,新官到任前,我已安排人手暗中维护秩序。若有奸人趁乱作恶,自有人惩戒。”

这话半真半假。

方天靖确实安排了摩尼教旧部潜伏城中,但更多的是作为日后眼线,而非维护秩序。

如此说,无非是借势震慑,让这些乡绅不敢在他走后肆意妄为。

又交谈片刻,方天靖送走几位老者,回到后堂。

邬福已等在那里,脸上带着神秘笑意。

“二公子,您猜我在朱勔旧宅发现了什么?”

方天靖挑眉:“无非就是金珠玉帛,积如山海!”

“比那更有意思。”

邬福压低声音,“密室中藏有朱勔与朝中多位大臣的往来书信,还有与蔡京、童贯等人分赃的账册。”

方天靖眼中一亮:“果真?”

“千真万确。”

邬福点头,“我已命人小心装箱,与其他文书一并带走。他日或有大用。”

当天晚上,方天靖召集众将,下达最后指令。

“狄成,你率两千人为前锋,明日卯时出发,疏通前往太湖的水陆通道。”

“单廷圭,你领一千五百人断后,待大队撤离后两个时辰再走,沿途多设疑兵,造成我军仍在苏州附近的假象。”

“费保,整顿主力部队,携带所有物资,明日辰时出发。”

众将领命而去,唯有邬福留下。

“赵毅如何安排?”邬福问道。

方天靖沉吟道:“他身份已暴露,不宜留在苏州。让他带心腹随我们一同走。至于那些没有暴露的摩尼教众...”

他压低声音,交代了一番。

邬福连连点头:“二公子思虑周全。如此,苏州城内有这些眼线,来日再取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