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刚刚合力剿灭了一股流窜到大名府的盗匪,凯旋归来复命。
“属下参见大人!幸不辱命,已将流寇尽数剿灭!”
二人声如洪钟,抱拳行礼,身上还残留着战场归来的血腥。
“好!二位都监辛苦了!快快请起!”梁中书心情大好,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
虽然他自己没有出马,但大名府的军政一把抓,属下的功劳也要寄一份在他头上。
“两位都监回来的正好,本官为二位引荐一位少年英才!这位便是太师特使,方天靖方大人!”
闻达和李成的目光这才落在方天靖身上。
见他年纪轻轻,衣着华贵,却无半分行伍之气,眼神中便带上了几分轻慢。
在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军人眼中,这种靠关系上位的公子哥,实在难入法眼。
“哦?原来是方大人。久仰。”闻达抱了抱拳,语气平淡,带着一丝敷衍。
李成更是只点了点头,目光在方天靖和杨志身上扫过,特意在杨志脸上停留了片刻。
显然这位李天王对杨志并无好感,连带着对方天靖也熟络不起来。
场面一时有些冷。
梁中书是何等人物,立刻察觉了这微妙的氛围,哈哈一笑,打圆场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日后还需同心协力!大家都进来吧!”
进入内堂,梁中书早已摆好筵席,为闻达、李成庆功,也为方天靖、杨志接风洗尘。
席间,梁中书对闻达、李成的战功褒奖有加,对方天靖同样赞不绝口。
然而闻达、李成对方天靖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只是偶尔客套几句,也是点到即止。
杨志坐在方天靖下首,更是被二人有意忽略。
方天靖对闻达、李成的冷淡毫不在意,只是与梁中书谈笑风生。
他心中雪亮,这些地方军头,盘踞多年,自有其圈子,对自己这种外来客有抵触,太正常不过。
酒过三巡,梁中书屏退左右,只留下方天靖、杨志、闻达、李成四人。
他神色转为凝重,沉声道:“诸位,如今各路生辰纲已备齐,押运之事,刻不容缓!太师寿辰将近,此去东京路途遥远,还需即刻启程!”
闻达、李成对视一眼,闻达开口道:“大人放心!大名府的匪患,我二人已大致肃清,可保官路无虞。大人只管选派得力人手押运便是。”
梁中书点点头,目光落在方天靖和杨志身上。
“押运人选,本官早有计较。杨提辖武艺高强,此次便由你担任押运首领,统率本府精锐军士十名,押解生辰纲!”
“末将领命!”杨志起身领命。
梁中书又看向方天靖:“方大人,你心思缜密,智计百出。此次押运,你带人暗中随行策应!一明一暗,互为犄角,确保生辰纲万无一失!”
方天靖早已料到这样的安排,连忙起身拱手:“大人安排的非常周全!下官自当效命,与杨提辖齐心协力,护得生辰纲周全!”
“好!有你这句话,本官无忧矣!”梁中书大笑道。
说完押送生辰纲的安排,众人便各自散去。
方天靖回到驿馆的时候,潘金莲早已得了消息,迎了出来,一上来就拉着方天靖的手不放,楚楚可怜的说道,“公子总算回来了!奴家一个人无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