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宋朝各时空反应(1 / 2)

“放肆,简直放肆,朕,朕,朕乃旷世明君,岂会不如那杀兄囚父的李二?简直胡说八道!”

宋太宗时空,赵光义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破口大骂,自诩明君的嘴脸格外可笑,满朝文武全都低垂着头,没有一个人站出去附和,谁让官家选谁不好,非要选唐太宗比较?即便是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他强过太宗。

“朕···朕签订了澶渊之盟,可保我大宋边境数十年太平,为何不能去泰山封禅?”

即便底气不足,宋真宗赵恒还是强撑着反驳道,只是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甚至是含糊不清的。

另一边,宋仁宗时空,赵祯跟范仲淹却是面面相觑,他们才刚准备开启庆历新政,着手变革一事,可小仙子却说,他们失败了,这让他们还如何继续?

“官家,变革势在必行,否则,我大宋危矣!”

片刻后,范仲淹暗暗咬牙,躬身铿锵有力的说道,虽然他并不知道靖康之耻是什么,但见小仙子和后世弹幕都反复提起,定是滔天浩劫,若不改变,他们必将重蹈覆辙,再次遭受那般屈辱。

“这···”

赵祯说好听点是仁善,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不但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反而一一看向其他的臣子,那些反对的臣子眸底渲染着赤裸裸的得意,而原本抱有希望的臣子们,眼底的光一点点的熄灭,官家仁善,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哪天突然就被莫名的诛杀了,可如今天幕都爆出他们再不变革就要亡于异族了,为何他还如此犹豫不决?

“官家!”

抬起头,范仲淹近乎声嘶力竭的喊道。

赵祯浑身一震,看看他,再看看群臣,又抬头看看天幕,咬咬牙,猛的站起身:“朕决定,全力支持范卿改革,凡是反对者,一律以通敌叛国论处!”

“···”

闻言,所有人都反射性的抬头看向他,却见他面容冷峻,浑身气势逼人,跟先前的他判若两人,一时间竟无一人反应。

“官家英明!”

最先回过神的范仲淹伏身高呼,没人看到的地方,他的眼眶里浸满了泪水。

“官家英明。”

有了他带头,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伏身,而那些反对改革的人,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动声色的交换眼神,此时正是官家和范仲淹等人上头的时候,他们都是聪明人,并没有马上站出去反对,默契的决定静观其变。

“即日起,变革将成为我大宋的国策,任何人皆不得反对,包括朕!”

仿佛是看穿了他们的想法,赵祯又多加了一道保障,想了想,他还是不放心,又快速展开一道空白的圣旨,颤抖着手提笔书写。

“若朕哪天反悔,朝令夕改,范卿,你等可凭此圣旨,要求朕退位让贤。”

快步走到范仲淹面前,赵祯将新鲜出炉的圣旨递给他,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如果不做得狠一点,将来恐怕真的会顶不住压力反悔,所以,他必须断绝自己所有的退路,同时也是警告那些暗中蠢蠢欲动之人。

“···是。”

两眼含泪的与他对视半响,范仲淹哽咽着回应,两手颤抖的接过圣旨,这一次,他真的感觉到了官家想要变革的决心,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还有谁反对改革?”

另一边,宋神宗时空,赵顼冷着脸看向满朝文武,由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已经开始进行了,也正如小仙子所说,他们遭遇了层层阻隔,新旧两党每天都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如今知道变革失败后,大宋将要遭受的命运,他倒要看看,还有几个人敢公然反对。

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所有人都低垂着头不敢吱声。

“徽宗和钦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