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左右,唐烨有些心神不宁,随后接到了两省交流干部办公室的电话。
“请问是唐书记吗?我是两省交流干部办公室的尹清。”
“尹主任,您好。”
“您喊我小尹就好。”尹清笑着说道,“有个通知跟您说一下,本月十六日要在西京举办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有省委领导出席,需要您届时参加。”
唐烨道:“好的,我会腾出时间。”
“唐书记,还需要您准备一份发言稿。发言稿要围绕您今年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难处、需要领导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明年工作的计划来写。”
“我会准备好的。”
“晚点我会把会议文件发给您。”
“好的,辛苦了。”
尹清跟其他同志打电话时,都会先征询意见,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参加。
但跟唐烨沟通时,她却明确要求他必须参加。
因为唐烨是今年两省交流干部中最突出的代表,省里的领导肯定是要见一见他的。
接到电话后,唐烨总算心安了。
难怪之前心神不定,原来是交流办召集开会。
年关岁末,将大家聚集起来,联络一下感情。
这时马然推门进来提醒唐烨:“唐书记,常委会的时间到了。”
唐烨拿起笔记本,前往会议室参加县委常委会。
尽管欧锡业的离任任命要到既定时间才会下来,但他依旧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过会议上,江安邦说得比较多,欧锡业大多时候都在认真倾听。
江安邦对欧锡业始终心存感激。
欧锡业离开后,会把一部分资源交给他——毕竟江安邦是本土派干部,唐烨虽优秀,却是交流干部,迟早会离开;
至于空降的一把手,也属于外派人员,唯有他江安邦短期内不会调离,大俞县也确实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干部坐镇。
可江安邦心里终究不是滋味:他一直觉得欧锡业离任后,县委书记的职务非他莫属,谁能想到凭空冒出了一个竞争对手?
会议结束后,欧锡业把江安邦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江安邦坐定后,欧锡业给她泡了杯茶。
江安邦喝了一口,问道:“汉州绿?”
欧锡业笑道:“是啊,唐烨送我的。这茶味道偏淡,不知不觉就喝习惯了。”
江安邦感慨道:“唐书记也会定期送我这种茶,我也挺爱喝的。”
欧锡业突然收敛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安邦,我们认识好些年了吧?”
江安邦点头道:“整整十五年!你这一走,我心里挺舍不得的。”
欧锡业道:“我虽然要离开了,但会一直关心大俞县的发展。这半年来,我有个感触想跟你分享。”
江安邦正色道:“欧书记,请说!”
欧锡业道:“大俞县以前为什么一直没发展起来?咱们总说底子薄、基础差,这其实不过是挂在嘴边的借口和遮羞布。事实上大俞县有不少资源,只是我们太过安于现状,不愿求变。唐烨来到大俞县后,给我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冲击。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江安邦若有所思地感叹道:“唐烨确实敢想敢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