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以【球场大脑】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后,陆鸣并没有被那宏伟的目标冲昏头脑。他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所有的传奇策应和全局视野,都建立在扎实的个人技术和强悍的身体素质之上。
尤其是在NbA这个肌肉丛林里,没有足够的吨位和力量,再精妙的传球也可能被对手粗暴的对抗所干扰。于是,一份详细到近乎苛刻的休赛期计划,在他和系统(以及即将到来的科比)的共同规划下新鲜出炉。
计划的核心分为三大板块:力量增肌、技术打磨、球商提升。
第一站,力量房。
清晨六点,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陆鸣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湖人训练馆的力量房里。与他几乎同时到达的,还有嘴里叼着能量棒,睡眼惺忪但脚步坚定的安德鲁·拜纳姆。
“哟,安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居然没迟到?”陆鸣一边熟练地给杠铃加着配重片,一边打趣道。经过一个赛季的磨合,他和拜纳姆之间那种“互相嫌弃又彼此依赖”的队友情谊愈发牢固。
拜纳姆打了个巨大的哈欠,揉了揉眼睛:“废话!老子现在是冠军中锋,得有点冠军的派头!再说了,再不练壮点,下赛季难道又让你这个‘未来Vp’天天帮我协防?我不要面子的?”他嘴上不服输,但行动却很诚实,主动走到陆鸣旁边的深蹲架前开始热身。拜纳姆也清楚,霍华德那种级别的内线怪兽只会越来越多,他必须变得更强壮,才能更好地守护湖人禁区,也才能……少被陆鸣这家伙嘲笑。
“有觉悟!”陆鸣竖起大拇指,随即指了指自己正在准备的杠铃,“不过安猪,你看我这计划,卧推目标120公斤,深蹲150公斤,是不是太保守了?我觉得以我这天赋,至少得……”
“得个屁!”拜纳姆没好气地打断他,“你当是举棉花呢?循序渐进懂不懂?别到时候练伤了,老大非得扒了你的皮!”他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在训练师的长期灌输下,基本的训练常识还是有的。
陆鸣嘿嘿一笑,不再嘴硬。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习惯性装一下。在训练师的指导下,他开始了系统性的力量训练。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和金属碰撞声,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背心。2米11的身高需要更强的核心力量来支撑,新增的体重也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对抗资本。每一次咬牙坚持的深蹲,每一次力竭边缘的卧推,都在为下赛季的内线搏杀积蓄着能量。
第二站,球场技术打磨。
下午的时间属于篮球本身。空旷的训练场上,往往只有陆鸣、篮球以及被系统虚拟化的防守者。
中距离跳投是巩固的重点。成千上万次的接球跳投、运一步急停跳投、背身翻身跳投……【乔丹中距离背身\/后仰跳投(精通)】的肌肉记忆需要深化到骨髓里。他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命中率,而是在高强度对抗下、在不同角度和节奏中的稳定性。有时候,科比会突然现身,一言不发地站在场边看一会儿,然后冷不丁地指出:“出手点再高一点,遇到长臂怪才不容易被干扰。”或者“脚步,注意你的辅助脚,站稳了再起。”科比的指点总是言简意赅,直击要害,让陆鸣受益匪浅。
空切走位是另一个重点。他反复演练借助掩护后的反跑、溜底线、V字切,力求将【皮蓬空切与快攻终结】的能力与三角进攻的传切体系完美融合。他甚至在训练场四周摆放了多个移动标志桶,模拟防守人的位置,练习在狭小空间内闪转腾挪,寻找那一瞬间的空隙。
而最新的课题,则是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