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淬火(1 / 2)

车祸现场的尘埃尚未落定,但沈青云的坚定表态与省纪委的迅速介入,如同两块巨石砸入滨州政坛的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省委乃至更高层面。

次日清晨,北阳省委书记高世宏亲自致电沈青云。电话那头,高书记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青云同志,昨晚的事情,省委已经知悉详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违纪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挑衅!我代表省委明确表态,对你的一切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滨州的改革不能停,反腐不能退!省纪委会成立专案组,对龙腾集团及其关联人员展开全面调查。你的安全,省委会加派人手,你必须配合!”

沈青云心中暖流涌动,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高书记,感谢省委的信任和支持!我个人的安全事小,滨州的发展大局事大。请省委放心,我一定坚守岗位,推动试点工作和营商环境优化不动摇,绝不向任何歪风邪气低头!”

“好!要的就是这股子锐气和担当!”高世宏语气铿锵,“但也要记住,斗争要讲策略。省里的调查需要时间,你这段时间,既要大刀阔斧,也要步步为营。滨州,就交给你了!”

省委的明确背书,无疑给沈青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他手中掌握了更足的底气。

与此同时,那场“意外”车祸的初步调查结果也出来了——渣土车制动系统被人为破坏,司机账户上前日有一笔来自海外的、无法追溯的二十万元汇款。一切证据都指向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未遂。然而,线索到了司机这里就断了,无法直接指向龙腾集团的赵金龙。

赵金龙此人,显然比张建、吴鹏飞之流更加老辣和狡猾。

面对如此危局,沈青云反而彻底冷静下来。他召来了周明宇和警卫处长,重新调整了安保策略和日常工作安排。公开行程一切照旧,但安保级别全面提升,且行程路线和时间会临时调整。他要用这种“外松内紧”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他沈青云不会被吓倒,同时也最大限度保证自身安全。

带着省委的支持和愈发坚定的意志,沈青云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中。他清楚,这才是击碎一切谣言和威胁的最有力武器。

他再次约谈了高新区主任马天宇。这一次,他没有过多批评,而是直接给出了路径指引。

“天宇同志,高新区的试点,不能只停留在纸面和概念上。我给你指三个方向:第一,立刻梳理园区内所有‘伪高新’、‘空壳高新’企业,建立退出机制,把宝贵的土地和政策资源腾出来。第二,设立‘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由管委会牵头,联合金融机构、高校和律所,为企业提供从研发、融资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服务。第三,下放权限,试行‘高新区创新券’,企业可以用创新券直接购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服务。”

马天宇这次不敢再有丝毫怠慢,仔细记录,并拿出了初步的执行时间表。

沈青云最后叮嘱:“我要看的,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是否真实提高,是园区内技术合同交易额的增长,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专利数量。把这些做实,高新区才算名副其实。”

对于城西区,沈青云则带着郑国平,亲自跑了两次省里的金融机构,为城西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争取到了首批总额五亿元的专项低息贷款额度。同时,他要求郑国平,必须在一周内拿出二纺机那个技术改造方案的具体落地时间表。

“国平同志,二纺机的方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案,它更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不是传统产业没有出路,而是缺乏创新和投入。把这个案子做成样板,让城西区,乃至全市的传统企业看到希望!”

在沈青云近乎“手把手”的指导和强力推动下,两个试点区的改革开始触及灵魂,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