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51章 暗流汹涌与敲山震虎

第151章 暗流汹涌与敲山震虎(1 / 2)

韩明这个名字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起伏的深潭,在省联合调查组内部引发了远比之前更为剧烈的震荡。调查的锋芒,已从山城本地触伸到了省城乃至更高、更敏感的层面。

省调查组临时办公的宾馆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围绕如何对待“韩明”这条线索,几位核心成员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省公安厅来的副厅长语气谨慎:“张书记,各位,韩明的情况太特殊了。韩老书记虽然退了,但在省里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动他的儿子,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后果不堪设想!仅凭一个U盘里的资金流向,而且是境外账户,取证难度大,法律认定复杂,很容易陷入被动。我建议,这条线先放一放,集中精力攻克孙德海,把山城的案子先坐实。”

省检察院反贪局的副局长则持不同意见:“正因为涉及老领导家属,才更要查清楚!如果韩明确实是清白的,调查正好可以还他一个公道;如果他真的涉案,那更是证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休想有什么‘丹书铁券’!现在回避,反而是对法律的不负责任,也会让孙德海之流更加心存侥幸!”

省纪委的一名室主任忧心忡忡:“办案要讲政治、讲策略。我不是说不能查,但方式方法必须万分谨慎。是否应该先向省委主要领导做一次更深入的秘密汇报,甚至……向中纪委相关科室做个报备?取得上级的明确支持后再行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组长张克艰身上。他默默吸着烟,听着各方意见,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个决定异常艰难,关乎整个案件的走向,也关乎他自己的政治风险。

良久,他掐灭烟头,声音沉稳而坚决:“查!必须查!但不是大张旗鼓地查,是秘密地、精准地查!”

他做出部署:“第一,关于韩明及其境外账户的问题,由调查组核心成员(指定绝对可靠之人)成立绝密小组负责,范围严格控制在最小,所有进展直接向我汇报,对外严格保密。第二,调查方向,暂时不直接触碰韩明本人,而是围绕这笔资金的来源进行反向追溯,查清它到底是不是来自‘金鼎’或孙德海相关的利益输送,固定好国内环节的证据链。第三,我会亲自向省委高世宏书记做一次绝密汇报,说明情况,争取支持。”

他环视众人,语气凝重:“同志们,我们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遇到硬骨头就退缩,不是我们纪检干部的作风!但莽撞行事,也不行。我们要用最扎实的证据、最严谨的程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复杂局面!”

就在省调查组为韩明线索焦头烂额之际,沈青云在山城也遇到了新的“麻烦”。

山城市纪委突然收到了多封实名举报信,内容直指沈青云。举报信罗列了几条“罪状”:一是在滨州工作期间,主导港口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时,涉嫌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条件,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二是在山城担任公安局长后,其妻子名下的一个银行账户,近期收到了一笔来自外省某企业、金额高达五十万元的“咨询费”,时间点恰好在他大力推动整顿、查处“金鼎”集团之后,举报信暗示这可能是一种变相的行贿或“封口费”;三是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唯我独尊”,排斥不同意见,搞得公安局内部“人心惶惶”。

这些举报信内容具体,时间、金额、企业名称都有,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杀伤力。市纪委书记周明不敢怠慢,立刻向市委书记赵建国做了汇报,并按照程序,不得不找沈青云进行了一次核实谈话。

在赵建国办公室的小会客室,周明将举报信的主要内容告知了沈青云。沈青云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惊慌,反而露出了一丝冷峻的笑意。

“赵书记,周书记,”他语气平静,“这是预料之中的反扑。我在滨州推动港口改革,引入‘环球港务’,所有流程公开透明,经过市委常委会多次讨论,省委相关部门也做过备案审查,经得起任何调查。至于我妻子的账户……”

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电子凭证:“这笔五十万的款项,是她受聘担任外省一家大型环保企业独立董事的年度津贴和项目咨询费,有正式的聘用合同、完税证明,以及该企业董事会决议为证,所有流程合法合规。这家企业与滨州、山城均无业务往来。相关证明材料,我已经让秘书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提交纪委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