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观察着沈青云的神色,继续道:“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可以先稳一稳?比如,可以先调整彭玉林的工作,把他调离港口系统,让他去政协或者别的闲职,这样既避免了直接冲突,也能达到一定的震慑效果。至于港口改革,我们可以从长计议,慢慢来。”
沈青云静静地听着,他明白宋青山的担忧是出于维护稳定的大局,也可能夹杂着对自身位置的考量(彭玉林倒台可能牵扯更广)。但这“调离”的建议,本质上是一种妥协和绥靖,与他要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背道而驰。
“宋市长,您的顾虑我理解。”沈青云语气平和但坚定,“稳定确实重要。但是,您想过没有,如果我们这次因为怕震荡就妥协,将彭玉林这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人轻轻放过,调走了之,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滨州的腐败土壤没有被铲除,意味着那些依附在港口身上的蛀虫会换个方式继续吸血,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作风建设、营商环境整治,都会变成一场笑话,失去公信力!”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宋青山:“脓包不挤破,只会越烂越深。港口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至于可能出现的震荡,我们可以通过周密的预案来控制。我相信,只要我们是出于公心,依法依规办事,最终得到的是港口的长治久安和滨州人民的支持。”
宋青山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这背后的水,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你要动彭玉林,甚至可能牵扯到马德彪那种人,他们狗急跳墙起来……”
“放心吧,宋市长。”沈青云给他续上茶水,“公安机关已经做了充分准备。邪不压正,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心,精准出击。”
宋青山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许多,却异常沉稳坚定的搭档,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决心已定,市政府这边,会全力配合市委的行动。”
送走宋青山,沈青云的心情并未放松。宋青山的来访,更印证了彭玉林及其背后势力的能量不容小觑。他必须确保收网行动万无一失。
他再次召见了郑国锋和纪委书记,听取了最新进展汇报。
郑国锋表示,对马德彪的监控显示,他似乎也有所警觉,近两天活动频率降低,与彭玉林的通话也变得更加隐晦。
纪委书记则汇报,对彭玉林其他方面问题的核查也在进行,发现其家庭成员名下有多处来源不明的房产,其子在美国留学的高额费用也存在疑点。
“时机差不多了。”沈青云综合所有情况,做出了判断,“再拖下去,他们可能会销毁更多证据,甚至可能潜逃。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港务集团有关问题。会议结束后,立即对彭玉林采取措施!同时对马德彪及其核心成员实施抓捕!行动代号——‘破浪’!”
他站在滨州市区划图前,目光落在蜿蜒的海岸线和那个标注着“滨州港”的蓝色区域上。
“破浪前行,方能海阔天空。”他低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决然与期待。这场关乎滨州未来发展命运的硬仗,即将拉开总攻的序幕。他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场硬仗,但每打赢一场,滨州振兴的基石就会更牢固一分。而他,也在这惊涛骇浪般的历练中,积累着更为宝贵的、能够应对未来任何复杂局面的政治经验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