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盟 > 第58章 渠通四海,文润八荒

第58章 渠通四海,文润八荒(1 / 2)

龙安城的晨雾还没散尽,议政殿的铜鹤香炉里已升起袅袅青烟。林缚展开漠北送来的羊皮地图,指尖沿着通漠渠的墨线一路向北,直至狼山深处。地图边缘,巴图用炭笔歪歪扭扭画了朵狼头花,旁边注着:“渠水过处,此花皆开。”

“陛下,漠北七部的信使凌晨到了,说通漠渠的最后一段闸门已安好,只等春汛一试水。”苏眉捧着烫好的茶,水汽氤氲了她的眉眼,“还带了新磨的麦粉,说是用渠水浇出的‘沙金麦’磨的,让御膳房试试做麦糕。”

林缚抬头时,恰好见小内侍捧着个藤筐进来,筐里装着袋鼓鼓的麦粉,袋口露出的粉末白得发亮。他捻起一撮凑到鼻尖,一股清甜混着阳光的味道漫进肺腑:“比南境的麦粉更松透,看来漠北的沙土果然养庄稼。”

正说着,殿外传来喧哗,户部尚书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举着本账册:“陛下!漠北的秋税账册核完了!七部上缴的粮食竟比预估多了三成,还不算他们自己留的口粮!”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墨迹未干的数字,“巴图首领说,这都是通漠渠的功劳,让把多的粮食折算成种子,分给新归附的部族。”

林缚接过账册,指尖划过“沙金麦三千石”“耐旱粟五百石”的字样,忽然笑了。去年此时,漠北还在为争夺草场械斗,如今却能有余粮接济他人——原来比铁骑更能收服人心的,是让土地长出希望的力量。

“传旨,”他合上账册,目光落向殿外初升的朝阳,“让工部再加派二十名工匠,帮漠北修水碾坊。告诉巴图,明年开春耕种,农科院的人会带着新培育的‘漠北二号’稻种过去。”

苏眉将麦粉交给御膳房,转身时瞥见廊下缩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漠北送来的质子,名叫阿古拉,是先前最抵触归附的黑石部的孩子,刚来龙安城时总揣着把小刀,如今却捧着本《农桑要术》看得入迷,辫子上还别着朵狼头花——那是苏眉亲手给他绣的。

“阿古拉,在看什么?”她悄悄走过去,见书页上满是稚嫩的批注,“‘渠水过三寸,播种宜疏’,这是谁教你的?”

孩子吓了一跳,慌忙把书藏到背后,脸颊通红:“是……是巴图首领写在信里的。他说照着做,麦秆能长得比我还高。”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块烤得金黄的麦饼,“苏眉娘娘,这是用我们自己种的麦做的,您尝尝?”

饼上还留着他咬过的小牙印,苏眉却接过来掰了块放进嘴里,清甜中带着点焦香。阿古拉盯着她的表情,见她点头,立刻咧开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先生说,等我学会了种麦子,就能回去教黑石部的人,到时候我们也修水渠,不用再抢别人的草场了。”

御膳房很快送来刚蒸好的麦糕,蓬松得像朵云。林缚让内侍给各宫分些,自己却揣了两块,拉着苏眉往城外的农科院去。

院外的试验田里,几个老农正围着株稻穗争论。那稻穗比寻常的长近半尺,颗粒饱满如珍珠,是农科院用漠北的麦种和南境的稻种杂交培育的新品种。

“陛下您看!”领头的农技师摘下稻穗递过来,“这‘漠北二号’不光耐旱,还抗倒伏,最适合漠北的气候。就是……”他挠了挠头,“稻壳有点硬,脱粒时费力气。”

林缚捏开粒稻谷,米仁莹白如玉:“让器械坊改改脱粒机,加个软齿辊。对了,把育种的法子写成图谱,配上图,让阿古拉带回漠北去。”他忽然想起什么,“上次让你们培育的蜜果,结果了吗?”

农技师眼睛一亮,拉着他们往暖房走:“结果了结果了!您瞧这果子!”

暖房里弥漫着甜香,藤蔓上挂着些拳头大的果子,果皮金黄带红,像缀满了小太阳。苏眉摘了个掰开,蜜汁顺着指缝往下淌,凑到鼻尖一闻,竟有蜂蜜的香气:“这就是用漠北的沙棘和南境的蜜橘嫁接的?”

“是呢!”农技师笑得满脸褶子,“试种了三季才成,又甜又顶饱,还不用太多水,正适合漠北的沙地。阿古拉那孩子昨天还来问,能不能带棵苗回去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