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盟 > 第31章 阶石上的年轮

第31章 阶石上的年轮(1 / 2)

粮仓的木梁架起时,林缚正站在新砌的城墙上量高度。墨线从他指间垂落,在青砖上弹出道笔直的黑痕,像在给这座城的新生划下刻度。墙根下,石匠们正凿刻新的城碑,碑文中“安定门”三个字被磨得格外光滑,而左侧不起眼的角落,多了行小字:“岁在庚辰,重建于烽火之后”。

“听说了吗?北边的元启皇朝派人来了。”夯土的汉子们手里的木槌顿了顿,声音顺着风飘进林缚耳中,“说是要给咱们这儿定个名分,以后不再是‘边城’,算‘辅城’了。”

林缚握着墨斗的手微顿。他曾在赵奎药铺的旧书里见过,天下势力分四阶:王朝、皇朝、圣朝、帝朝。像他们所在的“云漠”,百年前只是依附于元启皇朝的小王朝,因常年战乱,连“王朝”的名分都摇摇欲坠,直到近年边境安定,才被重新纳入视线。

“定个名分有啥用?”筛沙的老丈啐了口唾沫,“当年大靖圣朝在时,咱这儿也是‘重镇’,结果呢?赋税加了三成,还不是说丢就丢给了北漠?”

这话戳中了林缚的心事。他翻出赵奎珍藏的《天下分野志》,泛黄的纸页上记着:王朝者,拥城十座可称之,需有固定赋税与军备;皇朝者,辖三州以上,有统一文字历法,能号令小王朝;圣朝者,疆域跨南北,定礼仪、修典章,万邦来朝;帝朝者,宇内归一,书同文、车同轨,史称“大一统”。

“云漠以前叫‘云漠王朝’,”赵奎用手指点着地图,“五十年前被北漠打散了,成了没人认的边城,连铸币权都没了,百姓只能用元启皇朝的‘启元钱’。”他指的是林缚腰间的铜钱,外圆内方,刻着“元启通宝”,边缘已磨得发亮。

正说着,城门口传来号角声。三匹高头大马踏尘而来,骑士身披银甲,甲片上的玄鸟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是元启皇朝的象征。为首者翻身下马,展开一卷明黄卷轴,声音穿透人群:“奉皇命,升云漠为‘辅城’,隶元启皇朝青州道,设通判一员,掌赋税、军备事。”

百姓们鸦雀无声。有人攥紧了手里的农具,有人悄悄往后退。林缚注意到,那通判接过的文书上,盖着的朱印比云漠旧印大了一圈,边缘刻着繁复的龙纹——皇朝的印信,果然比王朝的规制更重。

三日后,通判府的牌子挂了起来,就在原城主府的旧址。新通判姓柳,是个白面书生,上任第一天就召集乡绅议事。“朝廷有令,”柳通判翻开簿册,“云漠既入皇朝版图,需按‘皇朝律’重新丈量土地,税银按亩征收,每亩加征三成,以充军饷。”

话音刚落,打谷场的老把式就跳了起来:“三成?去年刚遭了灾,还让不让人活?”柳通判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道:“此乃皇朝规制,凡新晋辅城,皆按此例。”

林缚盯着他案上的《皇朝律》,指尖划过“等级”篇:“律载‘因灾减征’,通判大人视而不见?”柳通判脸色微变:“地方灾情需报至青州道,再转呈中枢,批复下来至少三月,这三月的税银,可不能少。”

“那便等批复。”林缚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大堂静了下来,“云漠百姓认规矩,但不认趁火打劫的规矩。”他转身对众人道:“咱们按旧例交粮,多出的三成,谁要收,就让他拿着皇朝律来跟地里的稻子说。”

百姓们轰然应和。柳通判气得发抖,却抓不住林缚的错处——皇朝律确实有“灾年缓征”的条文,只是他料定边民不懂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