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 > 第75章 卢植复职,吐槽助阵

第75章 卢植复职,吐槽助阵(1 / 2)

领了皇帝的赏赐,刘备一行人的经济状况暂时宽裕了不少,但精神上的弦却绷得更紧了。张让的威胁言犹在耳,洛阳这潭深水,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不知何时就会将人吞噬。

然而,好消息也并非没有。就在他们从宫中回来的次日,卢植府上派人来传信,言及经皇甫嵩等人力荐,加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陛下已下旨恢复卢植尚书职衔,虽暂未重掌兵权,但已可参与朝会议政。这对刘备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喜讯和依靠。

“卢师复职,实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刘备听闻消息,激动不已,连日来的阴霾仿佛都被驱散了不少。

关羽抚须点头:“卢公刚正,重返朝堂,或可稍抑奸佞之气。”

张飞也嚷嚷:“俺早就说卢中郎是好人!得好报!”

刘辟则摸着下巴琢磨:“卢老头官复原职……嗯,看来这朝廷还没彻底瞎。不过这时候把他抬出来,怕是也有人想用他来平衡一下十常侍或者某些人的势力吧?工具人属性拉满啊……”当然,这话他没说出口,只是在心里吐槽了一下。

【叮!洞察卢植复职背后的政治博弈,能量+5!】

【当前能量:1005\/100!】

果然,没过两日,便有小黄门前来驿馆宣旨,命刘备次日参加常朝。旨意中特意提到“着其书记刘辟随侍记录”。这显然是卢植运作的结果,意在让刘备有机会面圣陈述地方利弊,同时也让刘辟这个“妙人”有机会再露脸——或许卢植也听说了些许宫中之事。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刘辟打着哈欠,跟着穿戴整齐的刘备前往南宫。再次进入这戒备森严的皇城,刘辟感觉那新解锁的“初级危机预感”似乎隐隐发挥着作用,能让他模糊地感知到某些宦官投来的不善目光,如同暗处的毒蛇。

朝会在德阳殿举行。殿宇恢宏,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依品秩分列两侧,旌旗仪仗森然林立。刘备官卑职小,自然站在了靠近殿门的末尾位置,刘辟则作为“书记”,只能跪坐在他身后更不显眼的角落,努力做出低眉顺眼、认真记录的样子。

一套繁琐的礼仪之后,朝会进入正题。各地官员依次出班奏事,内容无非是些祥瑞、灾异、剿匪进展等。汉灵帝高踞龙椅之上,听得呵欠连天,显然兴趣缺缺,全靠身旁的张让等人低声提点才勉强维持着帝王仪态。

刘辟跪得腿麻,心里疯狂吐槽:“这早朝简直是反人类设计!起得比鸡早,跪得比驴久,说的全是废话套话……难怪皇帝老儿想修仙,换我我也受不了这折磨!效率低下,形式主义害死人啊!”

【叮!吐槽古代早朝制度,能量+8!】

【【当前能量:1013\/100!】

终于,轮到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议题时,位列朝班中前的卢植,手持玉笏,稳步出列,声如洪钟:“臣,尚书卢植,有本启奏!”

霎时间,不少或闭目养神或神游天外的官员都精神一振,目光聚焦过来。卢植复职后首次在朝会上发声,谁都想知道这位刚直的老臣要说什么。

龙椅上的灵帝也勉强提起点精神:“卢爱卿平身,有何事奏来?”

“启奏陛下,”卢植起身,朗声道,“日前陛下召见平原令刘备,咨问地方事宜,足见圣心挂念百姓,体察下情。刘备乃臣之学生,于幽冀之地颇知民情,更有破黄巾之实务经验。臣恳请陛下,允其于朝堂之上,详陈地方利弊、贼情民瘼,或于国策有所裨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许多人目光转向站在末尾、略显紧张的刘备。让一个六百石的县令在朝会上发言,这可是极少见的殊荣(或者说,是极易被攻击的靶子)。

灵帝似乎对“刘备”这个名字还有点印象,主要是想起了那个说张角是“炒豆子”的有趣书记,便懒洋洋地挥挥手:“准奏。那个……刘备,你上前来说话。”

刘备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上前数步,躬身行礼,然后开始谨慎地陈述一路所见民生多艰、黄巾余孽未清、需轻徭薄赋、安抚流民等事。他言辞恳切,数据详实,倒是颇见功底。

然而,没等他说完,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刘县令所言,未免夸大其词了吧?”

众人看去,发言者乃是侍御史崔烈(此君日后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之位而“名留青史”)。只见他出班道:“陛下,自我大军剿灭张角兄弟,天下已渐归太平。刘县令所言贼情汹汹,岂非暗指朝廷剿抚不力?至于赋税,乃国之根本,岂能轻言减免?臣观刘县令,年少历浅,所言多乃书生之见,危言耸听,不足为信!”

这顶帽子扣得可不小。刘备脸色微变,正欲辩解,又一名官员(显然是依附宦官之辈)出列附和:“崔御史所言极是!况且,刘县令自称汉室宗亲,然谱系渺远,难以稽考。如今在朝堂之上妄议国政,恐非人臣之礼!”

攻击的方向瞬间从政见转向了刘备的出身和资格,极其刁钻恶毒。卢植眉头紧锁,正要开口驳斥。

就在此时,跪在后头的刘辟,那“初级危机预感”猛地提示他来自宦官集团方向的恶意涌动。他心知不能再沉默,忽然发出极轻微的一声“啧”,仿佛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可笑的事情。

这声音在略显紧张的朝堂上显得格外清晰。龙椅上的灵帝耳朵倒是尖,立刻问道:“嗯?何人在下喧哗?是那个……书记吗?你又有什么高论?”他似乎对刘辟的“高论”还挺期待。

所有人的目光唰一下集中到努力缩小存在感的刘辟身上。

刘辟心里暗骂一声“预感真准”,面上却立刻换上一种“求知若渴”的懵懂表情,跪行前半步,叩首道:“陛下圣明!小臣不敢有高论,只是方才听到两位大人之言,心中忽有不解之处,百思不得其解,故而失态,请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