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贞观第一狂徒 > 第23章 秘研蒸馏屡失败

第23章 秘研蒸馏屡失败(1 / 2)

程处默那句“淡出个鸟来”的抱怨,如同投入薛斩心湖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反而迅速扩张为一场决定兄弟楼未来命运的风暴。烈酒之念一旦生根,便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占据了薛斩绝大部分的心神。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得硌人。

要将脑海中那些关于蒸馏的原理、设备图纸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实现的实物,并最终酿造出理想中的烈酒,其难度远超薛斩最初的想象。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现,更是一场与现有材料、工艺极限和无数次未知失败的艰苦搏斗。

首要的难题,便是场地与保密。兄弟楼如今是长安城的焦点,每日人来人往,耳目众多。在后院公然架起古怪设备进行试验,无异于将秘密公之于众。薛斩当机立断,以需要扩建仓库储存日益增多的食材和酒水为名,动用了兄弟楼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聘请李瓦匠带着他最信得过的几个徒弟,在后院最深处,紧贴着坊墙的位置,秘密挖掘并修建了一处地下密室。

密室入口隐藏在新建的、看似普通的柴垛之后,内部空间不算太大,但足够进行初期试验。墙壁用青砖加固,留有隐蔽的通风孔道,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易被外人察觉。建造过程极其隐秘,连兄弟楼内的大部分伙计都不知晓详情。

场地解决后,便是最关键的设备——蒸馏器。

薛斩凭借记忆,绘制出了简易蒸馏装置的草图:需要一个用于加热原酒的锅釜(甑锅),一个连接锅釜、用于蒸汽上升和冷凝的导气管(薛斩设计为螺旋上升的铜管以增加冷凝面积),以及一个最终收集冷凝酒液的容器。核心在于密封性、冷凝效率和材料的耐热耐腐蚀性。

材料的选择让他费尽心思。铁器易锈,会影响酒质。陶瓷导热差且易碎。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价格昂贵但性质相对稳定的铜。他再次找到了王铁匠——如今已是对薛斩心悦诚服、言听计从的得力伙伴。

当薛斩将那张画着奇形怪状铜管和密封构件的图纸摊在王铁匠面前时,这位憨厚寡言的汉子再次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茫然与震惊。

“薛……薛东家,这……这是何物?如此复杂的铜管,还要保证各处接口严丝合缝,不能漏气……这,这打制起来,难度极大!耗费的工料更是……”王铁匠看着图纸上那蜿蜒的螺旋管和一个个标注着精密尺寸的连接部件,感觉比当初打造炒锅时要棘手十倍。

“王师傅,不必问用途。”薛斩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工料钱我照付,双倍亦可。我只要东西,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尺寸、厚度、尤其是接口处的密封,绝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此事需绝对保密,除你之外,不能让任何人参与,更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

看着薛斩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拍在桌上的足额定金,王铁匠咬了咬牙,重重点头:“东家放心!我王铁匠别的不敢说,手艺和嘴巴都够紧!这东西,我就是不吃不睡,也给您敲打出来!”

搞定了最难的蒸馏器主体,其他配件如冷凝用的水槽、密封用的各种垫圈(暂时采用处理过的软木、麻绳和动物油脂混合土法),以及用于加热的特制炉灶,薛斩也一一设计,或交由王铁匠,或让李瓦匠协助完成。

在此期间,薛斩也开始秘密采购用于蒸馏的原酒。他并未选择价格高昂的清酒,那成本太高,且其风味经过蒸馏后未必理想。他选择了市面上最普通、价格也最低廉的浊酒,甚至是一些因储存不当略带酸味的次品酒。他的目标很明确——先解决有无问题,验证原理,提升酒精度,风味可以后续调整。

数日后,地下密室初步建成,第一批由王铁匠呕心沥血打造、闪烁着暗红色光泽的铜制蒸馏部件也被秘密运入。薛斩以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将兄弟楼的日常运营暂时全权交由薛忠和几名得力伙计负责,自己则带着绝对可靠的程处默,一头扎进了这间充满金属和泥土气味的地下工坊。

组装的过程同样充满挑战。尽管图纸清晰,但实际的密封对接、支架固定、冷凝水循环系统的布置,都需要反复调试。程处默空有一身力气,面对这些精细活计往往帮倒忙,急得抓耳挠腮。薛斩则沉下心来,一点点摸索,用准备好的泥浆、麻绳等材料,小心翼翼地封堵每一个可能漏气的缝隙。

第一次点火试验,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

密室内只点着几盏昏暗的油灯,空气中弥漫着浊酒的酸腐气和炭火的味道。薛斩亲自将采购来的劣质浊酒倒入清洗干净的铜制甑锅中,密封好盖子,连接好螺旋冷凝管和冷凝水槽。程处默紧张地蹲在炉灶前,负责控制火候。

“点火!”薛斩深吸一口气,下令。

程处默引燃了干草,塞入炉膛,炭火开始燃烧,发出噼啪的轻响。

两人屏息凝神,紧紧盯着那套怪异的装置。时间一点点流逝,密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薛斩根据记忆中的知识,估算着时间,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终于,甑锅开始发出细微的“咕嘟”声,表明酒液开始沸腾。薛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盯住冷凝管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