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2)

合作敲定后,具体项目还需孟浩进一步筹备。至于创作灵感,凭借多年经验和积累,他完全游刃有余。

谈完新系列,陈止希又提起另一件事。

“听说孟总资金充裕,有没有兴趣入股儒意?咱们合作也能更紧密。”她笑容明媚地说道。

孟浩眉头一挑:“哦?你们现在都找我拉投资了?”

“唉,小本经营,缺钱啊。”陈止希无奈叹息。

这些年,儒意在影视投资上顺风顺水,但在资本市场却屡屡受挫。

自互联网资本涌入,影视行业成为新风口。尤其是一四、一五年间,地产、纺织、海运、金融等各行业纷纷跨界,都想在影视市场分一杯羹。

2014年,儒意曾计划以15亿元估值投身\"中技系\"怀抱,试图借壳登陆A股。但监管机构认为估值虚高,否决了这起收购案,首次资本运作就此搁浅。

次年影视行业持续升温,儒意身价随之攀升。经过多轮磋商,天神娱乐以12亿元购得49%股权。好景不长,仅一年后天神娱乐便转手抛售,二次资本运作再度折戟。

新入主的厚扬载弘成为儒意现任股东之一。此次持股周期相对较长,但受影视行业遇冷及资金压力影响,厚扬载弘近期也萌生退意。

短短四年三易其主,令创始人柯利名颇感挫败。与新任cEo陈止希商议后,他们调整了引资策略:要么牵手腾讯、融创等产业巨头,要么寻求业内战略伙伴。前者可获理想估值,后者则能形成业务协同,避免再度陷入股权频繁流转的窘境。

然而影视行业寒冬已至,各大机构纷纷收缩投资版图,合适接盘方难觅。恰在此时,业内传出弧光资本资金充裕、有意扩张的消息。鉴于陈止希与孟浩多次合作建立的私交,她决定探询对方收购意向。

此前因孟浩深陷绯闻,会面一度延期。\"投资儒意?\"孟浩沉吟片刻,认为这个标的颇具潜力。

尽管资本运作屡遭挫折,儒意自身实力不容小觑。频繁的股权变更反而使其与光线、万达等巨头建立起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厚行业资源。更令孟浩欣赏的是陈止希独到的商业眼光——这位师姐堪称爆款制造机:从发掘徐征打造《泰囧》,到参与《分手大师》《煎饼侠》,再到操盘《唐人街探案》系列及《动物世界》,近年现象级影片背后皆有她的身影。

业内盛传孟浩独具慧眼,但其主要聚焦自主项目;而陈止希则擅长赋能外部项目,这种精准度近乎未卜先知。正是她的加盟,才促成儒意与万达的战略合作。虽然万达近年资金承压,其影院渠道仍占据市场重要地位。若将儒意估值设为100分,陈止希的个人价值至少占40分。

不过欣赏归欣赏,如此重大的投资决策仍需审慎评估。即便行业遇冷估值回调,这笔交易金额仍将超过10亿元。弧光资本账面资金难以支撑,需联合启明创投共同运作。孟浩决定先与顾菲等合伙人深入研讨,同时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全面评估投资回报与风险。

陈止希清楚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不可能仓促决定,也不催促,只是微笑着表示随时恭候孟总前来详谈。

\"总算出来了——\"

站在朝阳分局拘留所门外,李牧深深吸了一口久违的自由空气。

二十多年来虽无建树,但自诩是个守法公民,连交通信号灯都极少闯过。谁曾想竟会因几篇文章身陷囹圄。

果然笔锋如剑,自古皆然。

所幸只是治安拘留,不会留下案底。虽然政审档案会有记载,至少不影响子孙前程。

正踌躇是否该主动联系那位孟总时,一辆黑色商务车悄然停在面前。两个魁梧的熟悉身影推门而下,冲他挤出生硬的笑容。

李牧暗自叹息。也罢,省得自己左右为难,对方倒是先来\"相请\"了。

默然登车,约莫二十分钟后,再次见到了那位孟总。

\"啧,蹲了三天号子,脸色反倒红润了。\"

望着局促不安的李牧,孟浩打趣道。

李牧苦笑:\"每日晨六点起,夜十点眠,午间两小时体能训练。三餐不是清水挂面就是水煮菜叶,这辈子都没这么养生过。\"

\"听起来倒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

\"言归正传。\"孟浩收敛笑意,\"留你的用意,想必心知肚明?\"

\"明白。\"李牧涩声道:\"孟总需要什么文章,但凭差遣。\"

\"很简单,甚至无需你额外发挥。\"孟浩推过一叠文件,\"只需将对手的所作所为,稍加修饰地转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