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2)

虽然有些可惜,但片方已经相当满意了。这个结果早在预期之中,原本瞄准的就是暑期档尾声的红利。最后一周的票房纯属意外收获。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成绩已经让投资方赚得喜笑颜开。

《心理罪·城市之光》总投入约1.6亿,五亿票房即可回本。如今总票房冲破八亿大关,不仅远超预期,更在暑期档榜单上高居第四,仅次于\"暑期三强\"。

收益方面更是亮眼,三亿分账票房中弧光独占三分之一,净赚一亿有余,直接实现收益翻番。

主演们也收获颇丰。秦浩作为绝对男主,成功证明了自己不仅能驾驭文艺片,在商业片领域同样游刃有余。黎沁虽然戏份不多,但作为二番女主,这次的表现堪称惊艳。

当下内娱圈,电影资源被章紫怡等中生代牢牢把控,电视剧领域则由孙丽、马一俐等大花主导,偶像剧则是\"85花\"的天下。相比之下,\"90后95后\"小花们的处境颇为艰难。

以黎沁为代表的\"90花\"群体中,除周冬雨外几乎无人能获得优质电影资源,多数只能接拍粉丝向的Ip项目,票房勉强过亿。正因如此,\"八亿票房女主\"这个头衔显得格外耀眼。

向来因性格低调、戏路受限而在\"90花\"中热度的黎沁,这次竟悄无声息地斩获优质资源,并以碾压之势超越同辈,令粉丝喜出望外。从影片上映起,其粉丝群体就陷入狂欢,票房捷报传来时更是一片欢腾。

追星如同炒股,谁都希望自己押中的\"潜力股\"节节高升。如今八亿票房在手,在\"90花\"阵营中稳居前列,粉丝的喜悦堪比股市连续涨停。

当然,也不乏眼红者阴阳怪气地暗示黎沁是靠攀附资方才获得机会。粉丝们立即反击:【要说资方,我们沁沁和孟浩大大早就是多年合作伙伴,那时候弧光还没成立呢。某些人与其造谣,不如先看看自家主子傍的都是什么人】

【笑死,某些人真把孟浩当偶像剧男主角了?看看陈思成,再瞧瞧王撕葱,今天捧在手心明天就能扔垃圾桶!】

【可不是嘛,装什么冰清玉洁,谁知道转过几道手了!】

【智障!】

【!】

【......】

退出评论区,孟浩在心底暗骂一句\"脑残\"。

这些人互喷就互喷,非要扯上自己,这不是硬生生把他架在火上烤么。

他暗自庆幸自己选择幕后路线是明智的。陈思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连累得他也跟着风评被害。

只希望黎老师没看到这些弱智言论,不过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那个叫佳佳的小助理整天在网上搜他名字,屁颠屁颠地跑去跟黎沁打小报告。

好在这些粉丝掐架也就是过过嘴瘾,掀不起什么风浪。真要较真起来,咬死不认账就行。

正盘算着应对之策,刘军突然带来个消息。

\"胡润?专访?\"

孟浩挑眉:\"就是那个搞富豪榜的胡润?\"

\"对,就是他们。\"

\"采访主题是什么?拼多多的投资?\"

\"应该不是。\"刘军解释道,\"邀约是你刚到上海时就发来的,说要评选年度青年领袖,你被列为30岁以下企业家代表。\"

\"啧啧,没想到胡润还挺有眼光。\"

\"是啊。那咱们接不接?\"

孟浩装模作样地整了整衣领,故作淡然道:\"我本人是不太在意这些虚名的,但考虑到要给年轻人树立榜样,还是勉为其难接受吧。\"

\"......\"

刘军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行,我这就安排对接。对了,你不是说要宣传启明创投吗?正好借这个机会。\"

\"哎,这主意不错。\"

孟浩略一思索:\"就这几天吧,反正最近闲着。过阵子就要忙《唐探2》上映的事了。\"

纵观古今,人类对排行榜总是情有独钟,什么\"十大猛将十大富豪十大\"......

这类榜单永远不缺观众,尤其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谁最有钱\"更是永恒话题,甚至催生出专业机构。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福布斯和胡润。

论资历,福布斯历史悠久、覆盖全球,影响力无人能及。

胡润虽起步较晚,但专注中国及华人圈,在国内的知名度倒也不遑多让。

这些排行榜最初仅涵盖富豪排名,但随着发展,逐渐衍生出更多细分领域。

孟浩此次接受的采访,聚焦于国内\"三十岁以下青年精英企业家\"的主题。

所谓\"青年精英\"的标准十分明确——资产数额决定一切。

某种程度上,这也可视为一份三十岁以下年轻富豪的榜单。

\"孟总您好,我是《胡润百富》的王记者。\"弧光接待室内,一位中年男子向孟浩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