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吓到就承认嘛。\"黎沁搭着他肩膀追问:\"真打算买车?\"
\"正在考察。\"孟浩正色道:\"雅迪和爱玛不错,就是价格偏高。小刀性价比可以,可惜牌子不够响。还有个麻烦,租房充电不太方便。\"
\"充电?\"黎沁愣住,瞥见孟浩憋笑的模样才恍然大悟,气得直翻白眼。
自己居然认真思考\"雅迪\"是什么豪车品牌!
\"啧。\"孟浩心满意足,总算报了方才的惊吓之仇。
黎沁又好气又好笑,这人报复心也太重了。想捶他两拳又怕毁形象,只好暗自记下这笔账。
\"差点被你带偏。\"黎沁突然想起正事:\"既然不买车,干嘛盯着导演的座驾看?\"
\"这个嘛...\"孟浩摩挲着下巴:\"剧本里'赵吏'不是要有辆拉风的车吗?我看五导那辆就挺合适。\"
黎沁怔了怔,无奈地摇头:\"你这人...我现在确信你以后会是个出色的制片人。\"
\"哎哟,不用这么直白地夸我。\"
\"谁夸你了!\"
闲聊间,黎沁瞥见助理佳佳在向她招手,便对孟浩说:\"我得走了,你也早点回去。对了,明天我要离京参加活动,开机时间确定后发我,我直接过去。\"
\"明天就走?\"
孟浩略显惊讶,随即从背包取出白色礼盒递给她。
\"这是...\"黎沁接过盒子,满脸疑惑。
\"耳机啊。\"
\"我当然知道是耳机!\"黎沁撇嘴,包装上明晃晃印着耳机图案:\"我是问为什么突然送我?\"
\"生日礼物!\"孟浩笑容灿烂,\"生日快乐。\"
黎沁捧着礼盒,心头泛起复杂情绪。抬眼望去,那张时而讨厌时而顺眼的面容正绽放着阳光般的笑容。
她深呼一口气,故作轻松道:\"你怎么知道我生日的?该不会调查我吧?\"
\"大,你百科资料写得清清楚楚。\"
黎沁耳根微热。作为公众人物,她的个人信息确实全网可查。
\"那你查错了,\"她强装镇定,\"明天才是我生日。\"
\"知道啊。\"孟浩耸肩,\"本想明天送的,但你要出差。总不能熬到零点吧?反正就差几小时,放心,不会提前变老的。\"
\"你才老呢!过完生日我才22!\"
最后那句话成功点燃黎沁的怒火,方才的万千思绪瞬间烟消云散。
\"对对对,我们黎沁永远十八岁!\"孟浩敷衍地附和。
\"闭嘴!\"黎沁急忙制止,这种话听着实在羞耻。但她仍真诚地说:\"谢谢你,孟浩。\"
\"喜欢就好。\"孟浩不以为意。
道别后,车上的黎沁轻抚礼盒边缘,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包装纹路。
\"沁姐,这是什么呀?\"佳佳凑过来问。
\"礼物。\"黎沁展颜一笑,眸中闪着光,\"今年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
目送黎沁离开,孟浩拦了辆出租车。
车厢里,他暗自盘算:\"效果不错,这礼物送得值。幸亏发现这傻姑娘的生日,不然白白错过这个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那副耳机本是随手买的,与\"生日礼物\"原本毫无关联。
《灵摆》首季中,女主角\"王小亚\"被塑造成略带叛逆气质的大学生形象。
但演员黎沁更适合演绎学霸型白月光或邻家乖乖女的角色,与叛逆少女的感觉总有些差距。为此导演孟浩与美术组反复商讨,最终决定通过调整服装造型和添加耳机配饰来弥补这种气质差异。
这天孟浩网购的耳机到货后,他意外发现次日竟是黎沁生日,便灵机一动将道具耳机作为生日礼物送出。既解决了角色塑造问题,又顺带送了人情,还能正常走剧组报销流程,可谓一举多得。
开机仪式当天恰逢阴雨天,孟浩起初对选定的黄道吉日表示怀疑。制片人五百解释说这是\"遇水则发\"的好兆头,并透露日期是特意请西山灵光寺高僧测算的。听闻此言,孟浩立刻转忧为喜。
影视行业的开机仪式传统源自旧时戏班习俗。早年戏班开演前要祭祀关公、供奉三牲,祈求演出平安顺利,由此形成诸多行业禁忌,如武生器械必须藏刃、旦角不得坐衣箱等。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演变为现代影视剧组的开机仪式。
剧组里鱼龙混杂,不少人特别讲究这些规矩。负责人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每部新戏开拍前都要举行开机仪式。
久而久之,这成了行规。别人都办你不办,万一出点差错,投资方肯定要追究责任。
为了避免背黑锅,制片人和导演都会走个过场。真遇到问题,至少不会被怪到这些玄学上。
如今的开机仪式更像是一种传统,相当于开工前的动员会。既让全组人员互相熟悉,也让大家对工作保持敬畏。
但孟浩知道,仍有很多人深信这种仪式的\"祈福\"作用,尤其是来自香江和的导演。
他记得有次在片场,一位湾湾导演用浓重的口音冲着现场制片大喊:\"怎么不拜拜啦!\"原来当时摄影机死活拍不到画面。
后来孟浩悄悄问摄影师,才知道是助理忘带存储卡,怕挨骂就假装拍了一整天。导演要看回放时,只好说\"画面消失了\"。
这很打工人!
虽是乌龙事件,却反映出影视圈确实有人在意这些。拍恐怖片、灵异题材时,讲究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