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物资分配(1 / 2)

李舜臣最终还是把所有物资都运送到了城里,但是他却不敢将这些物资分发下去。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担心这是甘宁的阴谋诡计。

他在十六世纪的朝鲜也算是名将,见识过太多战争的残酷,他不相信敌人会这么好心在关键时刻给他送来物资,帮助他度过难关。

他最先怀疑的就是这些物资都是有毒的,谁吃谁死。

但是最开始到城门外面哄抢物资,生吃粟米的士兵都没事,依旧活蹦乱跳,而且看起来比之前更有精神了,下毒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站不住脚。

可若这些物资真的没有问题,甘宁为什么要主动送过来?

难道真的是为了帮他?

李舜臣想不通,他觉得不把这件事弄清楚,他就不能把物资分发下去。

但是

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人少,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随着消息传播,所有的士兵都知道甘宁送来了物资,但是李舜臣却不肯分发,所以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放弃了原本的职责,放弃守城,来到李舜臣府邸门口抗议,要求李舜臣马上分发物资,要不然大家都要饿死了。

城里的居民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看到这么多士兵都聚集在李舜臣府邸门口,便上来打听情况,然后他们也知道甘宁送来的物资,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也聚集过来,要求李舜臣分发物资。

如果他们不站出来争取,可能到了最后,李舜臣会把大部分物资留给士兵,而普通居民只能得到少量物资,连维持性命都难。

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况,他们必须主动一些。

就这样,城里一共就一万多人,如今竟然在李舜臣府邸外面聚集了数千人,将李舜臣的府邸团团包围,并且声称李舜臣如果不分发物资,他们就要冲进去抢了。

李舜臣很是头疼,他以为自己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就算是陷入绝境,他们也愿意听从自己的安排。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底层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他们还会继续当顺民吗?

只有站起来反抗,才能争取到活下去的机会,所以他们为什么要逆来顺受?

所谓的人心和威望,在没有强大信仰支持的时候,一旦遭遇危机就会瞬间崩塌。

眼看外面的士兵和居民越来越多,而且还是一副群情激奋的模样,李舜臣知道他不能再装作没有看到了,一旦外面的人情绪失控,轻轻松松就能将他撕碎!

所以李舜臣带着几十名亲卫出来,表示他没有要独吞物资的意思,只是想要检查一下物资是否存在问题,因为甘宁是敌人,大陆王朝也是他们的敌人,敌人是没有理由给他们提供物资的。

这句话还算有道理,外面的人稍稍平静了一些,但依旧要求分发物资。

如果不分发物资,他们马上就要饿死了。

就算物资里有毒,他们也宁愿做一个饱死鬼!

李舜臣明白了这些人的态度,也就不再坚持,当场同意分发物资,但是考虑到物资数量不多,而且士兵还要承担守城任务,所以要优先满足士兵的需求。

至于城里的居民,只能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否则一旦甘宁发起进攻,守城的士兵连拿起武器的力量都没有,那就真的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