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禁城,乾清宫前的广场上。
太子妃吕氏紧紧的搂着朱允炆,这是她的全部希望。
她们老吕家能不能飞黄腾达,全看他这个儿子能不能当上皇太孙,继而继承大明的皇位!
现在来看,这个概率很大。
草原的狼毒乃无解之毒,就算是当世最出名的神医,也只能多延缓几日罢了。
因此,此时的朱元璋,势必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然而,在老爷子将所有藩王都赶出京城后,这个答案已然昭然若揭!
老爷子想将皇位传于皇长孙!
其他大臣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站位的时候就非常讲究。
他们集体站在朱允炆母子身后,分成文武两列,排成整整齐齐的队伍。
这已然是大朝会才有的规格!
由此可见,他们心中已然将朱允炆当成大明未来的皇帝。
只是武将那边的脸色很难看。
原因无他,朱允炆太弱,但凡有点血性的人都看不上。
但看不上也没办法,谁让太子爷没了呢!
就在众人冻得瑟瑟发抖之时,从乾清宫的东边驶过来一辆马车。
众人一看赶车之人竟然是二虎,一个个俱都精神一震。
如果不出所料,皇爷一定坐在这辆马车里!
太子妃吕氏看着马车越来越近,不由将儿子搂得更紧了。
可当马车停下的一刹那,她猛然松开儿子,甚至另一只手还轻轻推了一下。
“哭!”
太子妃轻轻提醒了一声,朱允炆得到这个指令,立马扑上去,跪在了马车边上。
“皇爷爷,您去哪儿了,让孙儿快担心死了,呜呜呜!”
本来朱允炆哭的挺动容的,连他自己都快被感动了。
可当他看到走下马车的朱元璋,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什么情况?
皇爷爷不是最注重华夏衣冠吗,怎么今天穿的这么奇怪!
别说朱允炆傻了,就是站在御道两边的文武官员们都傻了。
他们就算是见多识广的了,可瞪着两只大眼珠子,将朱元璋从头看到脚,愣是没看到一样能叫出名的!
这明显不是大明风格的衣服啊!
皇帝陛下咋还穿上外国人的衣服了,难不成陛下刚刚出国旅游了?
不过还别说,陛下穿上这一身后,顿时感觉年轻了不少。
尤其是那套在最外层的大衣,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在如此寒风中竟然纹丝不动,一看就很抗风!
“臣等拜见陛下!”
“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中,朱元璋走上前,牵过朱允炆的手。
“好孩子!”
“爷爷没白疼你!”
“快起来吧,大冷天可别冻坏了!”
朱元璋攥住朱允炆的手走向人群,当看到一身盛装的太子妃时,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这妇人的心也太急了!
就不能等咱咽气在展露野心吗!
在看看两旁站立的规规矩矩的大臣,以及处在最前方,站在最中心的太子妃,朱元璋的心情就更阴郁了。
朱元璋阴沉着脸走到皇宫的中轴线上,瞪视着前方的一干文臣武将。
“诸位不在各自的衙门办公,都挤在这儿干嘛?”
众人听到这话,一个个这才回过神来。
刚刚有那么一刹那,他们都不禁怀疑皇帝是不是被人掉包了!
否则,昨夜受了那么重的伤,怎么还能活蹦乱跳的乱跑呢!
更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是,皇帝竟然抛弃我华夏衣冠,穿成这样不伦不类……
可皇帝一开口,他们就确定了。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刻薄,刁钻,毒舌……
这种皇帝,放眼天下都是独一份,不可能有人假扮!
“臣等忧心陛下龙体,这才无心国事,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心道,当咱不知道你们的那点小心思呐!
一个个站在这儿,不就是想像新主子献媚吗!
朱元璋没猜错,他们确实在等着拜见新皇。
自古以来皇权交替,都是朝廷政局的一次大洗牌。
谁能在新皇帝面前露个脸,谁才能保证不掉队。
当然,如果能像黄子澄师傅似的,在东宫耕耘多年,那才是资本。
已经可以预料了,只要新皇一登基,黄大人势必会一飞冲天!
黄子澄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面对其他大臣的谦让,他直接就站在了六部尚书的后边。
此时,黄子澄跟其他大臣一样,都满脸期待的等待皇帝陛下颁布册封皇太孙的诏书。
只要诏书一下,君臣名分既定,等过几天皇帝陛下宾天,这大明江山必然会落到朱允炆的肩上。
到时候,自己作为朱允炆的师傅,地位也自然水涨船高。
别说站在六部尚书后边,到时候就是六部尚书见到他,估计都要行礼了!
然而,就在众人满怀期待的看着朱元璋,等着朱元璋颁布诏书之时,朱元璋却像是撵苍蝇一般,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都退下,各自回衙门办公!”
“六部尚书留一下,跟咱商量下蒙元入侵之事!”
众人听到这话齐齐一愣,这不是皇帝陛下该有的表现啊!
他都身中狼毒,眼看没几日好活了,咋还抓着权利不撒手?
此时不应该抓紧册立皇太孙,然后扶着皇太孙继位吗?
朱元璋见众人一动不动,立马露出愤怒的表情。
“你们这是啥意思,巴不得咱早死吗!”
“还有你黄子澄,你够资格站在那里吗!”
“你不过是一个东宫伴读,谁给你的权利站在六部尚书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