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记中写(2 / 2)

他看到的,是乱世中罕见的、值得长期投资的大势。

几乎在同一时间,城西的驿馆内,一位自称来自山西的普通商户乔振安,正站在窗前,远眺着西安府的街景和远处黑袍军的军营。

他来此数日,暗中观察了民生。

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竟时常能看到肉食。

虽然可能只是些廉价的杂碎,但三成百姓能吃上肉这个现象,在他走南闯北的经历中,只在史书描绘的极盛之世的江南才隐约见过。

更不用说,大多数人脸上并无饥馑之色。

他又仔细观察过城头的黑袍军士兵。

那些士兵的眼神,与他常见的明军截然不同。明军眼中多是麻木、畏惧或贪婪,而这些黑袍军士卒,眼神锐利,身姿挺拔,操练时有一股蓬勃的锐气,仿佛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城门外,通往各方的商队络绎不绝,福州的海货、山西的铁器、蜀中的绸缎......商贸的繁荣程度,远超他的预期。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商路已通......”

乔振安喃喃自语,最终下定了决心。

他转身对贴身管家吩咐。

“准备拜帖,用我乔家的名义,正式求见阎赴大人,告诉家里,可以全盘下注了。”

他看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和一支可能改变天下格局的力量,晋商的冒险基因让他决定不再观望。

当张居正将厚厚一叠拜帖放在阎赴案头时,气氛变得格外严肃。

这些拜帖背后,代表着东南海商、山西晋商、乃至一些地方豪强的正式入场意愿。

张居正指着拜帖,神色郑重地分析。

“大人,眼下之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势力,携资本、人脉、技术而来,其力不可小觑,若拒之门外,恐其转而资敌,或成隐患,若全盘接纳,又恐其尾大不掉,日后反噬。”

他顿了顿,继续道。

“当务之急,是全数吸纳,西安府新定,百废待兴,急需钱粮物资,急需打通各方关节,彼等所求,无非是乱世中寻一靠山,求一份从龙之功,谋未来之利,我辈正可借其力,以壮自身,待我根基稳固,羽翼丰满。”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明确。

先利用这些势力的资源快速发展,等黑袍军足够强大,再根据情况,该清除的清除!

阎赴默默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西安府,视野仿佛穿透了时空。

他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棋盘,天下为盘,众生为子。

百姓是棋子,挣扎求存,达官贵人是棋子,追逐利益,就连身边的张居正,乃至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盘大棋中的棋子?

他心中那个模糊的蓝图愈发清晰。

这个时代烂得太久了,积重难返。

温和的改良如同杯水车薪,如同汉文帝的休养生息,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明末。

需要的,是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是雷霆手段!

是打破一切坛坛罐罐,建立起新的秩序!

而在这过程中,对所有的势力,无论是旧官僚、世家门阀、还是巨商富贾,都需要一视同仁地利用、驾驭,必要时,镇压和剥夺!

唯有如此,才能扫清积弊,重塑炎黄。

“就按你说的办。”

阎赴转过身,对张居正说道,眼神坚定而冰冷。

“告诉他们,黑袍军欢迎一切有志于重光炎黄的力量,但也要让他们明白,这里的规矩,由我们来定。”

雪,依旧在下。

西安府这座古城,在皑皑白雪之下,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