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同食(2 / 2)

“臣弹劾剿匪总督胡宗宪,丧师失地,罪无可赦,其先是于临洮府畏敌如虎,坐失战机,致使袍泽伤亡惨重,后又疏于防备,致使西安府门户洞开,沦于贼手,如此庸懦无能之辈,岂可再担重任?请陛下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他话音未落,一名户部郎中立刻出列反驳,将矛头指向后勤。

“陛下!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粮草军械却屡屡不济!西安府告急时,城内守军缺粮少箭,如何能守?此非将帅之过,实乃户部调度无能,乃至中饱私囊,贻误军机!臣恳请彻查户部!”

“一派胡言!”

另一名清流官员怒斥。

“尔等休要污蔑忠良!分明是胡宗宪指挥失当............”

朝堂之上,瞬间变成了互相攻讦、推诿责任的战场。

弹劾胡宗宪的,指责户部的,为边军辩护的,乱成一团。

高高在上的嘉靖,冷眼看着这一切,眼底深处是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暴怒和深深的疲惫与厌恶。他比谁都清楚,这些冠冕堂皇的奏对背后,是严党与清流之间无止境的党争,是国家危难之际仍在算计个人和派系利益的丑陋嘴脸。

就在争吵愈演愈烈之时,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沉重地提出了相对务实的建议。

“陛下,当务之急,非是追究既往,而是应对当前,臣以为,需双管齐下,一,即刻从京营、蓟镇、宣大等地征调精锐,组建新军,由戚继光等善战之将统领,火速开赴前线,稳住阵脚,二,命胡宗宪收拢临洮府残部,戴罪立功,与新军形成犄角之势,同时,严令九边戒备,防止鞑靼趁火打劫!”

也有官员提出更激进的意见。

“陛下!可否暂开边市,安抚蒙古诸部,许以茶帛,使其勿与黑袍军合流?当务之急,先平内患!”

嘉靖皇帝静静地听着,直到争吵声渐息,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他。

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冰层下流动的暗河。

“准兵部所奏,一,着戚继光戴罪立功,为平贼副总兵,速调京营、蓟镇兵两万,即日开拔,二,胡宗宪,仍领剿匪事,戴罪立功,其三,九边各镇,严密戒备,无旨不得擅动,其四......”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

“诏谕蒙古顺义王,准开大同、宣府两处马市,岁赐照旧,告诉他们,大明的心腹之患,在内不在外。”

他没有采纳论罪的激进建议,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双线并进、且安抚蒙古的策略。

这道旨意,既给了胡宗宪压力和新军的支援,又用戚继光和新军平衡了胡宗宪的势力,还暂时稳住了北方边境。

站在文官首位的严嵩,微微眯起了眼睛,心中暗道。

“陛下此举......高明啊,戚继光虽非我严党,却也非清流核心,胡宗宪更是戴罪之身,此战若胜,功在朝廷,若败......则戚、胡乃至举荐胡宗宪的徐阶,皆难辞其咎,陛下这是要把所有人都绑在这条船上,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这位老谋深算的首辅,瞬间看透了皇帝平衡术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