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任命(1 / 2)

大明底蕴犹在,一旦真正认真起来,爆发出的力量是极其恐怖的。

“看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吃面的间隙,阎赴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幅巨大的舆图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眉头微微蹙起。

汉中大捷的兴奋渐渐沉淀,一种更深沉的思虑浮上心头。他忽然抬起头,看向身旁慢条斯理吃着面的张居正。

阎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此次汉中虽下,看似大胜,细思之下,却仍是取巧居多。”

张居正闻言,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阎大人何出此言?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一举拿下汉中要地,此乃上上之策,何来取巧之说?”

阎赴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地扫过舆图上西安府的方向。

“我非指战术,战术上,确是胜者,我所虑者,乃是人。”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可知谭纶此人?”

张居正微微颔首。

“略有耳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初任南京礼部主事,后拟迁台州知府,此人,确非庸才。”

“何止非庸才。”

阎赴语气加重,眼中闪过一丝对历史记忆的忌惮。

史书记载,此人在东南,协助胡宗宪整顿军备,招募训练义乌兵,与戚继光等人并肩作战,屡挫東嬴寇,绝非纸上谈兵之辈。

调任北地后,总督蓟辽,直面鞑靼铁骑,整饬边备,修筑边墙,虽未必有东南那般显赫战功,却能稳住防线,令敌不敢轻易叩关,此等人物,乃是真正能安邦定国的干才。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试想此次西安、汉中之战,谭纶虽败,但败在何处?一败于信息不明,被我声东击西之计所惑,二败于仇鸾这等掣肘、贪功冒进,三败于我军火器之利与将士用命,然其本人,调度大军,设伏围城,反应不可谓不快,若非我等提前布局,又有汉中内应死士舍命爆破,胜负犹未可知。”

张居正静静听着,眼神也越来越凝重。

他深知阎赴看人之准,更明白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阎赴的声音愈发低沉。

“大明朝廷虽腐朽,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疆域万里,人口亿万,底蕴深厚,绝非虚言。更可怕的是,如此庞然大物,总能孕育出一些真正的英才,杨博、胡宗宪、谭纶......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经天纬地之才?他们或许会被党争倾轧,被皇帝猜忌,被奸臣拖累,但他们的能力,是实实在在的。”

他指向舆图上黑袍军控制的四府之地。

“反观我黑袍军,如今虽据四府,横跨数省,看似声势浩大,然根基尚浅,民众归附,多因均田免赋之利,而非真心认同我之理念,军力虽强,却多赖火器之锐与老卒之勇,数量、后勤、战略纵深,与整个大明相比,仍如萤火比之皓月,此次能胜,实乃趁其内斗不休、主将不合、措手不及之机,若朝廷真能摒弃前嫌,君臣一心,启用如谭纶这般真正有帅才、又能得到朝廷全力支持之人,总督大军,稳扎稳打,以堂堂正正之师,凭借其雄厚国力,步步为营,挤压我之空间,则我黑袍军危矣。”

张居正缓缓点头,接口道。

“不错,谭纶此人,确是我军心腹大患。”

“正是此理。”

阎赴点头。

“所以,绝不能让谭纶这样的人,继续掌握剿匪兵权,至少,在他真正摸透我黑袍军底细、找到应对之法前,必须将他搬开,甚至像胡宗宪那样的人物,也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被启用,全力对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