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 第235章 高拱的从县之行

第235章 高拱的从县之行(1 / 2)

水车在尚未完全封冻的河渠边吱呀转动,将河水引入工坊。

穿着破旧棉袄的工匠、工人穿梭其间,吆喝声、号子声、打铁声、织布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嚣而蓬勃的声浪,棉纺司、铸铁司、农具坊、粮仓......它本该是破旧边县。

如今一块块醒目的木牌悬挂在工坊门口。

高拱看到,棉纺司门口,一车车雪白的棉花被运进去,另一侧,成捆的棉布被运出。

铸铁司内,炉火熊熊,铁锤叮当,新打制的农具、铁锅堆积如山。

粮仓门口,满载粮食的车辆络绎不绝,穿着黑袍军号衣的士兵维持着秩序,却无一人骚扰百姓。

更让高拱心惊的是沿途的村落和百姓。

房屋虽不华丽,却大多修缮完好,屋顶的积雪被清扫,烟囱冒着炊烟。

村口设有粥棚,虽非大鱼大肉,但热气腾腾的杂粮粥和窝头管够,老人和孩子捧着碗,脸上不再是菜色,而是满足的红润。

村中空地,甚至有穿着黑袍的教习在组织青壮操练,喊杀声虽不整齐,却充满朝气。

几个孩童在雪地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

一个老农赶着几头骡子走过,车上满载着草料,见到高拱他们的商队,还乐呵呵地打招呼.“几位掌柜,打哪儿来啊?天冷,要不要进村喝碗热汤?”

高拱强作镇定,摆手谢绝。

他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这还是他听闻中那个贫瘠、混乱、盗匪横行的陕北边陲小县吗?

这井然有序的工坊,这丰足的粮仓,这安居乐业的百姓,这......这分明是太平盛世才有的景象,可这一切,却出现在一个反贼控制的县城。

“大人......您看......”

王老五凑近,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这......这从县......怎么......怎么比咱们路过的州府还......还像样子?那些工坊......那些粮食......还有那些兵......居然不抢东西?”

高拱沉默着,脸色铁青。

阎赴治下的从县,如同一块被精心打理、生机勃勃的绿洲,用缴获的财富,用抄没的土地,用严明的军纪和......某种他无法理解的组织力,硬生生在这苦寒之地,撑起了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阎赴......阎赴......”

高拱心中默念这个名字,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此人,绝非寻常草寇,他不仅能打仗,更能治民,能聚财,能打造根基,这从县展现出的组织力、生产力和民心凝聚力,比十万大军更可怕。

这才是真正动摇大明根基的力量,满朝诸公,还沉浸在剿灭流寇的迷梦中!

“快走。”

高拱猛地一夹马腹,声音嘶哑。

“此地不宜久留,尽快穿过从县,去河南。”

他不敢再看那充满生机的景象,那是对他所效忠的朝廷最无情的嘲讽,他只想尽快逃离,将这份震撼和恐惧,带回去。

与此同时,安邑城外的雪原上,战鼓震天,黑袍军的黑色浪潮,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张居正仓促构筑的防线汹涌扑来,为首一骑,黑袍黑甲,手持长刀,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所指,杀气冲天。

双方的正面厮杀,开始了!

“弓箭手居侧翼,待对方抵达五十步外,齐射两轮!”

“刀牌手列阵,正面迎敌......”

“三眼铳队,二十步内齐射......”

终于还是对上了,这一刻,张居正声音冷静,有条不紊的一道道下达命令,竭力维持着布置。

朝廷军阵中,二狗子紧握着长矛,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看着远处那面猎猎作响的黑色大旗,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黑袍军,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双腿不受控制地颤抖。